前两天看到一则消息是关于每年在奢侈品消费上贡献百万元的富婆,空虚到靠抢刷卡礼这种像中彩票一样的事情来寻求刺激。该富婆称自己平日里想买什么就能买什么,感觉生活实在无聊。
自打看了这个新闻后,就一直印象深刻到忘不了,感慨人世间人与人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有的人吃顿饱饭都还成问题呢,有的人一次性消费百万眼都不眨一下。有的人确实物质上富可敌国了,没有了花钱的烦恼,但精神空虚的滋味也一样不好受。所以生而为人,没有不被烦恼所困扰的。只是烦恼的方面与程度的不同而已!
古龙曾经说:“假如你要什么就有什么,这人生中还有什么是值得你去追求的?”身为普罗大众的我们相对于富可敌国的人而言,虽然没有那么多钱,起码我们还有跳一跳才能够得到的心仪之物去令自己心动,还有靠努力得到后的满心欢喜的小激动不是嘛,更简单地说,我们尚有追求,活着还很有意义!
这让我想到《精神分析引论》中提到的观点:人生有两大悲剧:一个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个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人生有两大快乐:一个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可以寻求和创造,另一个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追求的过程弥足珍贵,不管结果得到没得到,单就这个过程而言,已经足可以带给人充实与踏实感,忙碌在追求的路上的人们,少了些许空虚,多了些付出的丰盈。
有的人在困境中跋涉的时间久了,自信心便被一点点磨掉,自认为自己不配过富裕的生活,自己不配与富人为伍,自己不配嫁给富人等,这些都是失去自信心后极度自卑的表现。事实上,人和人,别说配不配,一块钱的打火机也能点着一万块钱的香烟。几万块钱的一桌菜它还是离不了两元钱一包的盐。
还是查理·芒格那句话最能起到醍醐灌顶的作用:“无论何时,如果你觉得有东西在摧毁你的生活,那个东西就是你自己。”
这个世界上,一定有一种东西超越金钱和利益,那就是信念与信仰。个人信仰一定要坚守,那是不应该被外界所影响的领域。只要内心不背叛自己,就能容得下喜剧与悲剧,多情与无情,真心与假意……
愿你我怀揣着各自的追求,内心笃定地始终坚信:所有的踉跄而行,都是兑换幸福的必经之路。我们只需要守一份平常心、做一份平常事,在坚韧和等待中,迎接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