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谎历来被我们看做是一种错误行为,面对这种行为通常家长会怒火中烧,很容易给孩子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并把他的这种行为上升到道德和人格的高度。可是孩子撒谎仅仅是孩子的错吗?
邻居王姨给我讲了她外孙子小豪的事。
11岁的小豪长期和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他的爸爸妈妈都在很远的外地工作,平时难得回来,只有暑假寒假和过年的时候小豪才能见到爸爸妈妈。
前段时间小豪妈妈因为要买房回家来待了半个月,小豪显得特别开心,一放学就和妈妈粘在一起。
这周六下午,妈妈就该出发回工作地了,几天前小豪就显得很不高兴。在周四的时候,小豪突然告诉妈妈,说他的头一阵一阵地痛,有时半夜还会痛醒。
这可吓坏了全家人,当时就要带着小豪上医院。但小豪说什么也不肯去,借口毕业班功课紧,执意要去上学。小豪妈妈不敢掉以轻心,最后还是拽着小豪去了医院做检查。
这两天娘俩儿在医院一番检查折腾花了近1000元,专家拿着报告单很肯定地说脑部绝对没有问题。
小豪妈妈暂时放下了心,回家就在电话里给小豪爸爸通报了这个情况,还说一定会准时回去。在一旁的小豪听了,马上开始痛哭流涕,并且说头又开始痛了。
小豪不佳的演技引起了妈妈的怀疑,在妈妈的再三追问下,他说出了实情,根本就没有头痛这回事。
妈妈一听非常生气,盛怒之下,妈妈骂小豪是个不诚实的骗子还痛打了小豪一顿,自己气得午饭也没吃就坐车提前走了。
哲学家罗素曾经说过,孩子不诚实几乎都是恐惧的结果。
长期和父母分离的孩子,就算表面看起来开心快乐,内心也是孤独而敏感的,他们对与父母的相聚特别渴求,也就对与父母的分离特别恐惧。
要想减少孩子与家长分离时内心的恐惧,必须加强平时对孩子的关心,让他感受到妈妈在不在身边,给他的爱都是均衡的。
据王姨讲,小豪妈妈平时与小豪分隔两地,加上工作很忙,和孩子的沟通方式就是偶尔通过手机语音或视频聊天。
聊天的内容,几乎是以孩子的学习情况为主,当孩子讲述同学和老师时就没什么耐心听了,几句话又回到学习情况上。每次挂了电话,小豪都说妈妈就知道关心成绩不关心自己。
在回家来与孩子的短暂相处中,或许出于对孩子的愧疚给小豪买回很多吃穿学习用品,在家和孩子亲密无间,连晚上都和孩子睡一张床。
远距离时,对孩子的爱表现得较为稀疏,近距离时又爆发出对孩子浓烈的爱。
孩子对妈妈本就有天然的亲近感和依赖感,这样强烈的对比会让孩子误以为只有把妈妈留在身边,才能得到比平时更多的爱。
11岁的孩子已经有了独立的思维和想法,就算明确撒谎这种行为是错的,但为了获得妈妈更多的爱也会去尝试。
如果小豪妈妈在平时也能够做到对孩子心理上的密切关注,多倾听和了解孩子的内心,就不会给孩子造成这种这样鲜明的失落感了。
和孩子长期分离的家长,应该在平时多和孩子沟通。
比如约定在每周几天的固定时间和孩子电话聊天,而不是自己兴致所来偶尔找孩子。
就算在约定时间自己有重要事情无法和孩子畅谈,也要提前告诉孩子原因,让他明白你随时把他放在了心上。事情忙完及时地回复孩子,让他保持和你倾诉的欲望。
和孩子聊天的内容除了学习更应关注他内心的所想,多了解他和同学、朋友、老师相处的情况。
孩子做得不对的地方,针对他的做法和态度,给出相应而具体的建议,态度要鲜明些,语气要委婉点。
孩子做得对的地方给予肯定,每条肯定都要落实到点上,不能笼统的夸一句“你好棒哦。”
和孩子分离前多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安抚他不舍的心情。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是明事理的,只要给他讲明必须回去工作的缘由,强调无论距离多远妈妈都会一样的关心和爱他,取得他的理解和信任,他也就不会撒谎了。
遇到孩子撒谎,我们做家长的都会条件反射地认为是孩子的错,其实更多的应该是反思自己的问题。
孩子的谎言是一面镜子,他们的世界简单而单纯,说出口的谎言都是他内心深处最强烈的渴望。
虽然孩子撒谎的原因各种各样,但据心理学家的调查研究,孩子撒谎分为有意的和无意的。
孩子六岁之前的撒谎多半是因为混淆了事实和想象,被称为无意撒谎。六岁后的孩子撒谎都有他明确的目的,被称为有意撒谎。
无意撒谎证明孩子意识的成长,有意撒谎必须剥开表象看真相。
只有清楚孩子有意撒谎背后的真相,理清他的思想脉络,才能避免孩子撒谎的行为再现。
现在很多家长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被迫与孩子分离来到异地谋求发展。地域拉开了我们和孩子身体的距离,但心的距离不应该被拉开。
通讯的便捷给了我们这种情况下和孩子沟通的多种渠道,只有多倾听孩子的心里话,才能真正懂得他。
孩子在得到关注和肯定后获得安全感和幸福感,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着的就不会用撒谎来换取家长的爱了。
每个孩子的心都是一颗需要呵护和关爱的嫩芽,只要家长给予耐心细致地培育,这嫩芽就能迎接阳光和风雨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