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观看《厉害了,我的国》,心潮澎湃,为国自豪之余,写下《理性乐观,乘风前行》的文字作为记录。这两天,再读吴军老师关于”反对悲观主义“的系列文章,一下子将我对乐观的概念拓展到了超越国家的范畴。
耸人听闻的观点传播力很强,悲剧具有更为震撼人心的力量,这可能与基因的风险防范意识有关,“有危险,赶紧跑!”然而,在现代社会,这样的思想倾向往往弊大于利。
悲观主义会让人们大乱方寸。对未来、对世界、对人不同的看法,决定了我们不同的做事方法。想一想,假如明天是世界末日,你会怎么做?假如能够活上一千年,你又会如何安排生活?如果对未来没有信心,人难免会患得患失。相信房地产泡沫会崩盘而远离的人,现在可能还住不上房;看好未来的人,已经搭上了财富急剧增长的快车。对未来,相信中国污染问题一定能解决的,会选择留在北京,不相信这一点的,会选择逃离。
那么悲观主义是如何从内心升起的呢?
首先,人过分的自信以及因此而造成的自己和现实之间的反差,是导致悲观主义的根本原因。小有成绩时,我们往往会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当人越往上走,眼界越来越开阔时,越知道自己能力的局限,会越谦逊,越有敬畏之心,就不再会有不切实际的奢望了,这时人就变得豁达大度起来,反而对未来、对社会不再那么悲观了。
其次,坏消息总是不断地被放大的,通信和传媒手段越发达,这个效应越明显。“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特别是互联网让“坏事”的传播效果翻倍又翻倍。
再次,从信息论上讲,越是与众不同的说法,信息量越大。从信息论上讲,重复先前的信息,或者讲一个众人都知道的事情,信息量为零;讲一个大家能想到的事情,信息量很少;讲一个大家意想不到的事情,信息量巨大。不少人为了一语惊人,不得不另辟蹊径,抛出独特的论点。
有不少人喜欢怀旧,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其实,那只是被记忆过滤后的假象而已,仔细想一想童年的生活就明白了。作为80后,曾经被70后批评,也曾讥诮90后是垮掉的一代。清朝的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也是这样看待八旗子弟的。再往前,司马光也曾经痛心疾首世风日下。事实上在任何时代,都有上述的那样一批青年人,但是同时也有一批有勇有谋,有胆有识的社会中坚。所有的悲观主义者,都对今天相比昨天的变化视而不见。现在,人们批评手机、游戏占据了太多精力,何曾想到过,大思想家柏拉图也抱怨书写和记录摧毁了人们的记忆力。就算过去有辉煌的历史,但基本也是没法重新再来的,摆在我们面前的是新的形势。
过去的就过去,心向乐观,才会遇到前方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