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依然过得很辛苦,在外人看来,我有一份工作,“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我能有什么事?但实际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到底正在经历什么?我的心灵生病了,常常表面正常实际内心一片荒凉。
我知道只能我自己帮助自己,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接纳自己。但我仍是不知如何做到接纳自己,于是我开始阅读起了心理学方面的读物。第一本被我阅读完的就是《 被讨厌的勇气》,它是用对话的形式将阿德勒心理大师的个人心理学主张,用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呈现给读者,所涉及的内容涵盖了人一生当中会遇到的大部分迷惑,甚至还探讨了幸福、自由、人生意义这些古老的话题。每次合上书后,我都会感到内心平静,甚至还体会到内心有一团祥云,非常幸福。
于我而言,最有启发性的便是如何看待已经发生了的不幸的事。大部分人都会觉得是过去的不幸造成了如今的不幸,是过去决定了现在甚至是未来。如果是这般坚定不移地深信“决定论”,那未来的路就不会有人去努力地走了,因为早就被过去安排好了。过去的不幸其实和现在没有关系,和未来也没有关系,现在以及未来是由无数个当下的自己决定的,所以自己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并且是现在的你手里。而且现在的你赋予过去什么样的意义,过去就有什么样的意义。
如此,那就不应该有什么借口让现在的自己逃避现实、逃避责任,相反每个成年人都拥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这番道理,让我如梦初醒。之前的我,总是自怨自艾,开始用一种仇恨的态度来看待曾经给我造成伤害的人,更觉得自己这一辈子不会更好了。这种状态让我破罐子破摔,不想工作,胡乱生活,根本不想承担任何责任。如今我开始为自己制定可行的计划和目标,每天一点一点的努力,也渐渐承担起了自己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虽然这必然是一个要吃苦头的选择,但是我已经做好带着痛苦和不适努力生活的准备。
另一点让我受益匪浅的便是其中谈到的“自由就是被讨厌的勇气”,我从来就是一个讨好型人格,只要有他人,定会不由自主地舍弃自己的内心想法顺从他人意愿,但那些被忽视掉的内心声音,只会一直存在着。久而久之,我开始觉得任何的社交、任何的人际关系都给我极大的心理负担,只觉得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才能做我自己。所以我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逛街、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登山、一个人去医院、一个人旅行。
其实我就是缺少了被讨厌的勇气,我想获得每一个人的喜爱,我太在意他人对我的评价,导致我常常牺牲自己的意愿去顺从讨好他人。何必那么在乎别人如何看待自己,每个人都是在为自己本身而活,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别人喜不喜欢你、讨不讨厌你,都是别人的课题,和自己无关。但凡对方提出了违背自己内心的意愿时,那就勇敢的拒绝、勇敢的说,释放出真实的自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所谓的自由也就是被讨厌的勇气,能不畏惧被他人讨厌,可以勇敢地做自己。
当然,"纸上得来终觉浅",接下来需要把这些认知揉进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并从中不断体会它给自己带来的每一次细微的改变,直至终有一日,自己能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成为一个越来越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