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更新
最近又想到了这本书,是因为最近我突然开始时不时思考生活的意义。可能因为我越来越开始觉得自己的生活无趣吧。
以前读书的时候,相对来说简单,没有浮躁和焦虑,同学朋友圈子大,众多欢声笑语天天伴随左右,当然学习中生活中也会有失败,失落,痛苦,但是现在想想其实那都是短暂的,心底其实是简单的像一张白纸,从来不会觉得自己的生活没有意义,或者说不会去思考这个问题。
后来工作了,我才渐渐明白什么叫做底色悲凉。其实我觉得我从小就是一个底色悲凉的人,自卑,内向,敏感…就不多说了。只是这种悲凉到了现在这个阶段开始慢慢浮现出来,渗透了原来那张白纸。
以前读书的时候其实真没什么压力,唯一的压力就是觉得很穷,老想着盼着自己能早点挣钱,并且我一直觉得有钱能使人快乐,我觉得有钱了之后痛苦会少很多…但我发现我错了。
努力工作两年,我发现现在经济对于我和父母来说并没有任何压力。当初为了挣钱这件事我也心酸过,努力过,现在终于达到还比较满意的状态时,我觉得一切都是有意义的,但又平稳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却又开始焦虑了。
原来没有经济压力,并没有给我带来多少快乐,反而现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状态让我觉得无趣。甚至我在想,就算现在我手上有一百万,生活对于我的变化无非就是买一套自己的房子,但是也许那时生活还是依然和现在一样无趣,这真的很可怕。
工作以后,不可避免的就是圈子变小,当然也跟工作性质很大关系,不再像以前那样,你有大量欢声笑语的时间去冲刷内心的孤独和焦虑,而现在这种孤独和焦虑在每天赤裸裸的在我面前展现。而这一切,原来跟金钱真的无太大关。
所以我想到了这本书。
我突然非常非常羡慕画家,当我觉得我的生活已经没有灵魂,每天跟行尸走肉差不了太多的时候,画家是有灵魂的。他画画不是我们意义上的喜欢,画是他的灵魂。
我们常说,这个世界上你能找到一件真正自己热爱的事情并且可以去为之付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而画家不是热爱这么简单,他来自灵魂深处。他伤害了许许多多其他的人,他没有道德底线,对于他伤害的人来说他带给了他们痛苦,但是对于他自己来说,却是极为幸福和充满意义的人生。
当然,没有道德底线是不对的,但是这本书能给现在这个浮躁焦虑的社会很多启示。
我们不是一个个体,我们有复杂的社会关系。最完美的状态就是,在不影响其他人的前提下,我们也能找到自己灵魂深处的东西,找到自己热爱的人或者事情,找到生活的意义,而不是唉声叹气,无趣和焦虑的反复。
---------------------------------------------------
1.6原文
心底的呐喊
读完这本书让我想到,很多书其实不同的人读会有不同的思考和感触,同一个人在他不同阶段读也会有不同的思考和感触。我觉得这本就是。在经历了一些事情变得现实的我,在现在这个疲惫,理性,成熟的人生阶段,我觉得是非常适合看这本书的。也许十年后,二十年后我应该再看一次。
对于自认为三观正的我来说,是接受不了没有道德底线没有人性的,即使是伟大的艺术家。但是这本书还是撬开了我一直尘封心底的回忆和感触。明明是错,明明是不可能,不理智,但是我仍然对那段死去的过往永远念念不忘。那是我心底最渴望的东西。尽管我无数次用无数个现实的理由说服自己,别想了,但就像书中说的,那种欲望是心底的本能,你无法抗拒,主角的欲望是画画,船长是生活,有的人…
2018年我遇到了一些人一些事,都以狼狈而终。我感到我好像偏离了自己的真心,我只想按照一种固有的,大众化的,理性的方式去急切的完成任务。但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快乐,我在跨年的时候写给自己2019年的一句话就是不忘初心。
这本书给我的正是这个启示。
还有一个很触动我内心的地方,塔希提,让我有种魂牵梦绕的感觉,我想到了云南,我到过的最接近那种感觉的地方。我去的时候并不是风景给我带来多么大的震撼,而是远离嘈杂和尘嚣,感受内心最深处的宁静,而我觉得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有这种感觉的。就像书中说的,有的人也许就是属于那里把。这辈子一定会去一次塔希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