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you are, you breath..
如果你活着,你呼吸
If you breath, you talk.
如果你呼吸,你谈话
If you talk, you ask. .
如果你谈话,你询问
If you ask, you think.
如果你询问,你思考
If you think, you search.
如果你思考,你探索
If you search, you experience.
如果你探索,你体验
If you experience, you learn.
如果你体验,你学习
If you learn, you grow.
如果你学习,你成长
If you grow, you wish.
如果你成长,你期许
If you wish, you find.
如果你期许,你发现
And if you find… you doubt.
如果你发现,你质疑
If you doubt, you question.
如果你质疑,你提问
If you question, you understand..
如果你提问,你理解
If you understand, you know.
如果你理解,你知道
And if you know, you want to know more.
如果你知道,你想知道更多
And if you want to know more, you are… alive.
你想知道更多,所以你活着
——国家地理频道2010年的形象宣传广告词
还记得《驱动力》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心理学家哈洛曾找来8只猴子,让它们打开一个装置。解开它对人类来说是易如反掌,但对猴子来说非常有挑战性。可这些猴子很快就专心致志地摆弄了起来,看起来还挺享受,十几天后就轻车熟路了。这个实验里,猴子没有生存压力,也没有人给它掌声,奖赏。但是为什么能在没有任何指示的情况下主动去打开这个装置呢,心理学家给出的答案就是——好奇心!
好奇心有怎样的魔力?
心理学家曾用黑猩猩做过实验,发现它们具备两岁半儿童的语言能力,唯独没有好奇力。《人类简史》中也说过类似观点,因为好奇,祖先才走出栖息之地,最终进化成人类。
<人类简史>告诉告诉我们,今天人类社会的建成,好奇心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我们能站在生物链的顶端,很大程度上也是好奇心起了作用。大家都知道牛顿被苹果砸了一下,好奇苹果为什么没有忘天上飞,而是砸在他头上,这让他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在看到飞鸟在能在空中自由的飞翔,莱特兄弟结合他所学的机械知识,发明了飞机,这些是好奇心对社会进步上的作用。
我们长大了——好奇心却好像丢失了
当然并不是说我们现在都失去了好奇心,只是相对于小孩子”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求知精神现今长大的我们对好奇心的运用难免有点相形见绌!
一部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问这个圆像什么?幼儿园里的孩子讲出了几十种;小学学生讲出十几种;中学生讲出八九种;大学生讲出二三种;社会上的人们(包括局级干部)一种也讲不出,因为不敢讲。
我们失去好奇心的原因,是随着我们对见识和认知的扩大,对很多事物早就感觉司空见惯了,失去了思考和探索。越长大越失去了想象,越“见多识广”越不敢去想象,当我们自认走向成熟了,其实也是失去了最宝贵东西——好奇心。
重拾好奇心
001.狐猬策略
保持好奇,就要像刺猬一样精通至少一个方面的知识,还要像狐狸一样能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你从事的工作或者事业一般是你所擅长的,但是你也不难发现,在同一个公司中,总有人用相同的时间,做出比别人优秀的工作。为什么,你跟他同一时期进来公司,他已经得到了领导的赏识,而你却可有可无的存在?发现问题需要我们从多角度去探索,完成工作也需要我们从多角度去尝试,循规蹈矩是个褒义词,也是个贬义词。
002.同理心询问
大画家毕加索,他创作的秘诀就是,让自己用儿童的视角理解世界,学习像小孩子那样画画,这让他佳作频出,成就惊人。学会用别人的眼光去探索。当我们没有别人做的优秀的时候,用好奇心去模仿。
003.匠人思维
虽说完成比完美更重要,但是我们总是将事情完成,而一直没有追求过完美,我们永远谈不上进步。完成是为了能更好的坚持,完美才是我们坚持最终的目的!
最后分享一句话:努力不必炫耀,有多少人在默默努力,却从来只字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