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始终坚信养育女孩和男孩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所以为了更好的教育儿子,我决定学习养育男孩的技巧,于是这几天就一直在读学生临毕业送我的一本书《培养了不起的男孩》。
今天突然看到这样一句话:爸爸,你知道吗?我们小孩儿也很可怜,你们父母心烦的时候,可以对小孩儿发火;我们小孩儿心烦的时候,找谁发火呢?你知不知道,我们有时候也想找个撒气的地方……
读到这里,我一下子愣住了,像是遭到了重重一击。想想自己,不就是故事中的爸爸么,多少次因为工作不顺心,把气撒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承受自己无名的怒火。多少次,因为生活的不如意,把矛头指向孩子,让孩子独自承受了多少委屈。
其实想想,我们曾经也是孩子,也会因为父母拒绝我们的正当请求,因为一次误解而遭到训斥,或者因为内心不被理解而委屈……这种伤害往往在我们心里留下不可抚平的伤痕,严重时会伴随我们一生。
“我们小孩儿也很可怜”,希望这句话能让更多的父母清醒,能意识到我们不应该因为工作,生活的压力和烦恼而把不良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完全不顾他们是否具有这样的承受能力。
曾经我也听到过这样一个笑话:男孩一问:为什么大人都不挑食,他们经常指责我们小孩儿挑食呢?男孩二回答:大人肯定不挑食了,因为他们只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
虽然这是笑话,但也确实让我们明白,作为大人,太需要和孩子进行心灵的沟通。很多时候孩子不是不想和我们沟通,而是当想要和我们沟通时,却被我们的怒火,嘶吼生吓退了,当无数次这样的情形上演之后,他们便没有和我们沟通的欲望了,随之而来的就是禁闭心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所以作为大人,我们要有意识的给自己的心灵留出一块空地,让它去容纳孩子的喜怒哀乐。我们要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悉心的去体味孩子那一颗渴望得到理解的心。在逐渐的沟通中,让代沟这堵墙消失的无影无踪。
放慢自己的心灵脚步,放缓自己的生活节奏,让自己变得和善而坚定,真正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爱与家的温暖。真切的感受孩子的喜怒哀乐,真正领会孩子的思想意图,真诚的为孩子的成功而喝彩,为孩子营造温馨有爱的家庭,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爱不是只体现在嘴上,更是要付出实际行动的。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很可怜,无人理解。而是要让他们觉得自己沐浴在爱的海洋中,父母永远是自己的坚强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