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场成长都是凶杀案。”
父母从小就把我教育成一个在外人看来听话懂事的孩子。
我记得小时候我妈哄我不哭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你要乖你要听话”
后来想了想
听话是什么?听话是:你可以闭嘴了。
懂事是什么?懂事是:你得学会察言观色,隐藏自己真实的想法。
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真的会影响孩子的性格、三观以及人生格局。
童年充斥着嘲笑恐惧与压抑导致后来性格的敏感多疑,内心总有失落感与不安全感
很多人说他天生敏感,但别人不知道,他那种察言观色的能力,全是被逼出来的。
大人们总是想把孩子变成自己心里想变成的样子,他们从不会考虑孩子是否能抑或想变成什么样子
受“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传统思想
无一例外,我小时候也挨了不少打
妈妈是一个精明圆滑的人
她总是喜欢在外人面前夸赞着他的儿子多么好多么懂事
尽管她可能表现出很兴奋很自豪
但是我知道那不是我
他把我标榜的那么高,我只能尽力的去配合
后来慢慢的发现自己已经失去我自己的内心的真实
如果说在外面是理想主义
那么在家才现实主义,他们会被生活的琐事搞得心力交瘁
从而大发雷霆,他会恨铁不成钢,他会说着贬低我的丧气话
我会因为一句“你真是一个累赘”
而躲到房间里偷偷的痛哭
记得从小父母为了生活而奔波
他们经常很晚才能回家
我总是一个人做在口门的石板上做到很晚很晚
心里总是祈求他们能早点回家
有一次我自己特别饿自己去尝试着做饭
不知道怎么把厨房点着了
我一个人呆呆的站在院子里
直到妈妈回来之后 我才崩溃的大哭起来 妈妈也哭了...
所以受那时的影响 我心里始终都会有一种失孤独感与不安全感
因此父母早早的把我送到了学校
因为年龄太小,体型太胖,性格内向
身边伴随着的经常是小伙伴的嘲笑与欺负
别人去玩我不敢,害怕别嘲笑,只能默默看着
只能是一个不受老师同学关注和喜爱的人
童年一度在自卑自闭中度过
我跟爸爸一向是无话的!他像中国式家长一样不太爱表达脾气急躁好面子,他不如妈妈聪明,我也
从来没有怕过他。
记得是一二年级的时候,自闭我的我不敢去厕所,后来尿裤子了回家后,爸爸听到之后,什么也没
有问,一脚把我踹倒在地。我感受到了那个冬天好像格外的冷。
事过经年,自己始终有颗脆弱敏感的心,那是初中的时候,那个英语老师当着全班同学发出的嘲
笑,仍是不能忘记,大概我真的不会忘记她。
但我也要感谢这段经历,正如电影《芳华》中所说,“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别善良,也
最珍惜善良。”让我懂得去观察,去识别人性的良善与丑恶。
也正是这种过早的懂得所谓的人情冷暖,因此我总是比同龄的孩子心智略成熟些,想的更多些,
同时遇事更悲观些。
姐姐比我长几岁,他性格正直坚韧,可能现在长大了慢慢的庸俗化了。那时候他更像一个知己。给
我幼小的心灵一丝丝安慰,他是我三观形成的一个启蒙老师,
以前他总跟我讲他的经历,讲一些他自己为人处事的道理。让我受益良多。
有时候我敬佩她,因为从小到大她经常跟爸爸妈妈因为许多事情吵架,她几乎没有低过头,我多数
时间都是站在她这边得,除了在我们俩吵或者大打出手的时候。
有时候挺心酸她,因为感觉她一个女孩子经历的太多她本不应该承受的。
有时候挺厌恶她,因为有时候让人感觉冷血,没有人情味。
后来慢慢的长大了!发现我们慢慢的不一样了,姐姐总说父母偏心,其实我明白是她不够圆滑,或
者说她依然保留她原本的样子。
我之所以能得到他们的偏爱,是因为我会了解父母,我知道我需要说什么做什么能让他们开心,能
得到他们的认同。并且我会去做。
纵使父母的教育方式可能不是那么正确,有时候我们在尝试着反驳他们的观念的时候,他们说他们
小时候都是这样过来的。因为中国是式教育已在他们心中根深蒂固。
我们不能要求父母跟我们说对不起,正如我们从来没有对他们的付出说过谢谢你
后来长大以后,坐在一起回忆过去的时,妈妈也会略带遗憾的口气说:“唉 我也不会像人家那样
疼小孩,也从来不会惯你们 ”
其实我是想说,你真的已经很棒了。
后来我们慢慢的长大了,我们才明白
成人的世界,同样有苦楚,有糊涂,有自己的无奈。是生活,让他变成了被讨厌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