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墨子亦,点击上方 “关注” ,每天为您分享茶余饭后故事。
历史上很多大人物谋反过,有的人成功了走上人生巅峰,比如李二,比如朱重八、朱老四,又或是天选之子刘秀。也有很多人最后死无葬身之地,落得一个悲惨下场,比如闯王李自成,比如天王洪秀全。今天说到的这一位可就不太一样了,此人一生两次谋反,两次结局却恰恰相反,属实让人唏嘘不已。
这位同志是何许人也呢?他又是如何两次走上犯罪道路呢?又因何两次遭遇却有不一样呢?说起此人,可能好多人不太熟悉,他就是唐朝“玄武门兵变五国公”之一的侯君集。他的人生一起一落根本原因全在李世民。可谓是成也李世民,败也李世民。
侯君集,豳州三水(今陕西省旬邑县)人。唐初名将,北周平州刺史侯植之孙。也是出身于名门望族上谷侯氏。此人早年间也是颇具喜剧人色彩,学弓箭久学不会,却号称自己极有勇武。在李世民还是秦王时,侯君集投奔了过来,之后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先后被任命为左虞候、车骑将军等职,还赚了一个全椒县子的爵位。此时的侯君集在李世民帐下不能说是寂寂无名,但是也不是多大的人物。不就得将来他将迎来改变其命运的一个大事件——玄武门之变,也就是标题所说的他的第一次谋反。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可以说是绝对的主角,但是侯君集却能在这场事变中留下不小的身影。关于玄武门之变具体细节本文就不过多赘述了,相信这一事件没人会不知道。说回这场事变中的侯君集,在玄武门事变后被封为潞国公,迁为左卫将军,不久后又拜为右卫大将军。贞观四年,迁兵部尚书,参议朝政。可以说是仕途一路高升,前路一马平川。究其原因,还在那句“建成、元吉之诛也,君集之策居多也。”小编猜测,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死和侯君集有直接关系,极有可能是死于他手。当然,不管怎么样,李世民即位了,侯君集也在他的这一次谋反中捞了一票大的,开始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玄武门之变后的侯君集,深受李世民信任,被委以重任。当时唐朝边境经常有外族侵扰。唐朝新建,政局不稳。李世民即位后,为了稳固国内政局,休养生息,不得不对外采取怀柔手段。随着唐朝国力的恢复,政局的稳定,大唐王朝露出了它锋利的爪牙。贞观八年,李世民命李靖为行军大总管,统兵部尚书侯君集、刑部尚书李道宗等出击吐谷浑。在这场仗中,侯君集虽然是李靖的助手,但是踊跃献策,成功说服李靖,取得大捷,成功将吐谷浑变为唐朝属国。之后的侯君集更是一发不可收拾,独自带兵攻灭高昌,甚至西突厥在听闻侯君集攻灭高昌之后,吓得直接向西远窜上千里。致此,侯君集的权势走上了巅峰。等待他的又是另一个事件,同样是一个谋反,侯君集的生命也在这次谋反后结束了。
侯君集在攻灭高昌后,自觉自己功勋卓著,随即私欲膨胀,私自占有攻灭高昌时缴获的财货和奴隶。班师后,唐太宗将其下狱。后经过朝臣的求情,才将他放了出来,令其改过自新。然而侯君集出狱后却愤愤不平,感觉自己受到侮辱。侯君集的最终灭亡和他这种狭隘的心胸脱不了干系。之后的侯君集有了谋反的心思,贞观十七年,张亮出任洛州都督。侯君集故意为张亮鸣不平,游说张亮谋反。张亮表面上应允,私下却向唐太宗密告。唐太宗让张亮勿声张此事。不久,唐太宗又将侯君集列入开国二十四功臣中,命画师在凌烟阁上描画诸功臣的画像。
然而现在的侯君集已经利欲熏心,这种小恩小惠已经满足不了他的野心了。恰好在此时太子李承乾因荒淫无度,横行不法,且屡教不改,引起唐太宗的不满和震怒。加之魏王李泰等皇子虎视眈眈,谋取太子储位。李承乾害怕被废黜,又知君集怨望,遂与通谋。不想这些动作早就被李世民看在眼中,不就事情败露,李承乾被废,侯君集也被下入大狱。唐太宗念其功和昔日交情,想要免其死罪,最后被群臣劝止。侯君集最后被处死,抄没全家。幸亏唐太宗念其昔日有功于大唐,只是将其家人流放岭南。
侯君集的一生,一起一落,全因李世民。第一次助李世民省上位走上巅峰,后一次却又想拉李世民下马,惨遭处死。人生际遇如此巧合,属实让人感叹。
可见升官还是死亡全在一念之间,有野心是好的,但是野心大于自己能力是就是走上灭亡的时候。
新人求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