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聊一个网上很受争议的“行为艺术”。
邹雅琦,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的学生,不花一分钱,在北京假扮名媛,蹭高端奢侈生活“白嫖”21天。
她将在这场“衣食住行娱乐全靠蹭”的生存挑战中获得的各种物品、拍摄记录下的照片和视频,布展为自己整个的毕业设计,取名为“瞬间所有制”。
为了扮相能以假乱真,她做足了功课。
在平台上搜集了各种在大城市里免费蹭吃、蹭住的信息,关注了一堆所谓的“网红名媛”的账号,学她们拼团、晒照片的做派;
给自己写了一个完整的人设剧本,买了一只高仿的爱马仕包,这是名媛的必需品——用她的话说,这个包“既能装名媛,又能装东西”,再戴上十几块钱的假钻戒、假项链,画上浓妆,就这么上场了。
这21天里,她用复印的登机牌在机场蹭头等舱的休息室,在宜家和海底捞免费吃住,在母婴室里洗澡,还冒充买家混进收藏品拍卖会吃自助餐。
她在假包里装不下偷拿的面包、酸奶和三明治,就到奢侈品大牌店里直接向导购要了一个购物袋,这个购物袋又成了她的新道具,让人以为她是刚刚在专卖店里消费过。
这么一路下来,保安们只要是见到她穿着丝绒运动服、貂皮的打扮,一副煞有介事的名媛做派,就不会上前来盘问。在拍卖会上,工作人员还会主动劝她试戴近千万的翡翠手镯。还有小保安以为她是真富婆,主动献殷勤求包养……
邹雅琦做毕业设计的态度是认真的,因为计划是不能花一分钱,她就步行了两天,才从机场一带走到了北京的市中心,半路上夜里睡酒店的大堂沙发,还发了几天的低烧。
实验结束以后,争议不断,邹雅琦说:
有人质疑,别人才会去思考,然后才会有更多人看到。
‘剩余物资’这个词是我自己造的。
“艺术”除了展现美之外,它的另一层意义是,引起更多人思考,从而辐射到整个社会。邹雅琦的这个行为艺术,引发了我的以下思考:
1
“剩余物资”或者叫“过剩的物质”,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们的行为习惯。很多人还在用“物质匮乏”时代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价值观来指导和判断行为,便会有很多矛盾和冲突。“贫穷限制了想象”便是这种状态下的产物。高档消费场所之所以高档,就是来源于高档消费的溢价,这部分溢价比较可观,可观到足以支撑这个女孩21天的无消费生存需求。所以,没必要大惊小怪,世界那么大,存在即合理。
2
“名媛”一词流行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一般是指出身名门又经常出入时尚社交场的女子。我们所熟知的民国美女林徽因、陆小曼、唐瑛就被称为名媛。她们往往风姿绰约、知书达理、多才多艺,可以说,名媛是高贵典雅的代名词。
李筱懿的《灵魂有香气的女子》讲了民国时期26位名媛的故事,女性朋友们都值得去读读,领略下什么叫真正的名媛。现在这个词已被玩坏,还有以此发展出来的“佛媛”、“病媛”、“支教媛”……灵魂散发着铜臭……
3
现在很多人喜欢玩“密室逃脱”和“剧本杀”,邹雅琦以游戏的心态把所有人当成NPC,在游戏里面扮演各种角色,名媛、母婴室的孕妇、来捉奸的妻子、拍卖会上的收藏家、漫展上的一些 coser……
她演的很入戏也很认真,而且更可敬的是,她能时时保持清醒的头脑,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完成任务后能很快的“出戏”,没有迷失在游戏中。不过,还是有一丝丝担忧,不知这21天的经历,会在她今后的人生中埋下什么种子,她是会对美好生活更向往,还是更漠视?
细想一下,人生本就是个大戏台,我们都在扮演着各自不同的角色,所不同的是,有些人的剧本是自己写的,有些人的剧本是别人给安排的。
4
邹雅琦能成功“白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人们对“上流阶层”的仰望。
从机场工作人员,到求包养的保安,再到酒店的工作人员,他们对邹雅琦的服务很体贴,一部分因为职责所在,职业操守。
还有个深层原因是,只要他们相信“邹雅琦”是上流阶层,那么她什么都不用做,便可获得帮助,这也是这场“游戏”刺痛无数人的地方。
其实,我觉得,这本就是真实的“人性”,大家都很忙,你之所以会被青睐,获得帮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别人觉得你“值得”,你身上有“未来价值”,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情感层面和社会层面等等。
与其被刺痛,不如想想,自己是否被别人认为是“奇货可居,有未来价值”,然后继续去努力来的更实在。
不禁想起奇书《红楼梦》中贯穿全文的一句话: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曹雪芹借“满纸荒唐言”,抒发了自己的“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生活中的我们何尝不似在梦中的“痴人”,别人和自己都未必看得真切~
据说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那就祝当下的你,是清醒明白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