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大学二年级的江玫与物理系的齐虹由于音乐而相遇,有着一张清秀的象牙白色面孔温文尔雅的齐虹出身于富裕之家,父亲是银行家,他具有艺术家气质,不但熟谙苏轼、莎士比亚的经典爱情诗句,而且通晓音乐,而且在文学艺术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所以他也赢得了江玫对他的的爱,前期二人爱得如胶似漆,一刻也不愿意分开,但是有时候也会觉得齐虹和她的想法会有所不同,到了后来江玫更感到两人的思想,生活态度和政治立场都有着很大的差距江玫是一个善良清高要求进步的,富有同情心的人,她愿意把自己的全部奉献给这个新生的社会这也是他们之间的不同。
而且不仅是她自己的想法,母亲和萧素也让她更明显的体会到她与齐虹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他们开始无止境的争吵,他们因为互相爱着,所以才会互相折磨。后来在北京解放前夕,萧素突然被捕,齐虹的反应让江玫很失望,他憎恨人类,厌恶现实世界,只醉心于物理和音乐,极度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她再怎么尝试接受,她们之间也只会越来越远,而且齐虹后期有的是疯狂占有的爱,当意识到自己无法独占江玫,而且正逐渐失去江玫时,他变得暴躁易怒,不通情理,一心想要独占江玫,举止越来越专横自私,他是一种变态的爱,与此同时,江母告诉了江玫她父亲死亡的真相。原来,十五年前,江玫父亲也是因思想罪被抓走,不明不白地再没有回来。父亲的屈死和母亲的眼泪,切身的家庭悲剧,让江玫更清楚自己的人生选择。最后,在国仇家恨的交错下,她坚定地拒绝与齐虹一起去美国,以“我不后悔”为两人的爱情画下了句点由于生活态度和政治立场的分歧而导致的爱情悲剧不但如此,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萧素,因为是启蒙了江玫的革命思想,鼓励她加入歌咏的合唱《黄河大合唱》,在新诗社团艾青和田间的诗,带她阅读革命书籍,邀请她在诗歌朗诵会中扮演《火把》中的唐尼,让她参加墙报抄写、游行救护等工作。江玫从萧素的身上看到革命的力量,意识到萧的生活是和千百万人联系在一起的,非常炽热,似乎连石头也能温暖,从而产生了对共产党的认同。所以我觉得江玫说我不后悔,是真的不后悔,因为他投身与他真正爱的革命事业去了,江玫没有受齐虹的主宰,而是决定从事革命工作,寻求自己的事业。在自我救赎中维护了精神的独立而且我觉得他们两个分开了也未必是件坏事,虽然他们之间有爱情,但是他们三观的不同对生活的认知不同,只有爱是不够的,而且就算江玫和齐虹去了美国他们也会因为三观的不同而经常争吵的这样两个人都不会幸福还不如现在这样宠辱不惊,相忘于江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