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姥姥家在农村,妈妈兄弟姐妹七人都在姥姥家的小院子里长大。
后来,我们这一辈的小孩陆续出生了,我排行老大。记忆里,每次去姥姥家,我都会带着弟弟妹妹们去村里的那条小河边玩。
好像每个村庄都有一条河,姥姥村里的小河在田地的东边。儿时的我们会沿着田间小道,一路小跑到河边。河边好玩儿的东西多着呢!我们会拿袋子拣小贝壳,摘野枸杞,还会用带刺的苍耳互相打闹。阳光很好的午后,我们又会围坐在河边的歪脖子树旁,听姥爷讲很久远的故事。
时隔多年,我早已毕业参加工作,常跟我去小河边玩的弟弟妹妹们也都上了大学和中学。而这条小河,我已经很多年没去过了。
今天去姥姥家玩,我又想到了儿时记忆里的那条小河,于是带着相机,又穿过田间小道来到河边。又看到那棵熟悉的歪脖子树,矮株的野枸杞,爬行的小蜗牛,还有很多我早已叫不上名字的小野草。河边依然有清凉的风,柳枝随风摆动,记忆就随着这条小河,飘到了小时候。
02
小时候,最喜欢去姥姥家玩。
舅舅藏在床头小匣子里的玻璃球,小姨桌子上厚本的系列小说,姥姥姥爷为我们准备的小零食,姨妈们大锅煮肉的醇香,小小电视机里的动画片,对我们都有很大的吸引力。
一到周末,妈妈们就带着我们去姥姥家,大人们做饭聊天,我就带着弟弟妹妹们玩捉迷藏。我们很认真地挑最隐蔽的地方藏起来,其他的人则大声在院子里从50倒数。“3,2,1”,每次外面的人把数数完,藏起来的就开始大气也不敢出。年龄大一些的我们很容易就能把弟弟妹妹们揪出来,而轮到我们绞尽脑汁地藏好,弟弟妹妹们却有时因翻来覆去找不到,不一会儿就失了兴趣,跑去屋里看电视,留下被遗忘的我们,一蹲就是半个小时。
妈妈兄弟姐妹多,每家两个孩子,到我们这一代,就是成群结队的一圈儿孩子。有时候,我们还会在姥姥家的院子里,玩老鹰捉小鸡、木头人不许动之类的游戏。一群孩子跑的满头大汗,累得跑不动了,又正好听到妈妈们喊我们吃饭,闻到饭菜的香味,我们都乖乖去桌前坐下,等着最爱的食物上桌。一个个狼吞虎咽地饱餐一顿后,又跑到院子里开始新的游戏了。
农忙的时节,我和二姨家的表弟会跟着大人们去田里。我们只会干些撒种子之类有趣又简单的小事,但也会学着大人有模有样的做。往往撒了一会儿种子,就又因为一只小青蛙的叫声或者几株可以玩的毛毛草,被吸引走了注意力,蹲在田边玩了起来。那时候,最喜欢驮着冰棍儿的自行车来田里叫卖,大人们就会假装我们付出了很多劳动,奖励我们一人一根,吃起来倍儿甜。
后来渐渐长大,又有更多的小弟弟小妹妹出生了,再去姥姥家,我就从只会做游戏看动画片的小屁孩,变成了照顾小朋友的大姐姐。姥姥家的小孩子更多了,他们又玩起了我们小时候的游戏,姥姥家的小院子总是充满了孩子们的欢笑声。
03
这次再回姥姥家,家里已经盖了新房子,之前低矮的小院子,已经变成了两层的小洋楼。
姥姥姥爷都在忙,我也挽起袖子来帮忙。
请来的师傅在厨房筑地锅台,我就去帮姥爷搬砖,姥姥姥爷却心疼我没干过重活,一直说让我去屋里玩,他们忙就好。我笑着让他们歇一歇,可拿起砖块,才发现这么扎手,想到姥姥姥爷每天干这些重活,突然觉得很心酸。
姥姥姥爷已经年近70岁,虽然身体很健朗,但为了儿女们过年过节回家能住上新房子,这半年来每天都在辛劳。我看到姥爷布满茧的双手,和姥姥开始有点驼的背,又看到这个崭新亮堂的新房子,很感激他们这一生都在为儿女付出,却又舍不得享受,永远致最好的于儿女。
舅舅和姨妈们都在大城市安了家,想接他们去住,姥姥姥爷却总说大城市住不习惯,在老家挺好的。可我们都知道,哪里是不习惯,姥姥姥爷只是不想给孩子们增添负担。
记忆里,姥姥姥爷从来没有对我们红过脸,总是万分疼爱与呵护。长大后,姥姥总会念叨我独自在外,要照顾好自己,让父母放心,还会叮嘱我不要总惹妈妈生气。
姥姥没上过学,却从小自学很多字,现在姥姥还经常读书,妈妈带白岩松的《白说》、柴静的《看见》、倪萍的《姥姥语录》回家,姥姥都很喜欢,能很通畅地读完。姥姥是我见过最爱学习的人。
姥爷又高又帅,妈妈常说,如果生在这个年代,姥爷一定是位很好的篮球运动员。姥爷不爱说话,为人宽厚,遇事沉静,在村里很有威望。爸爸和姨夫们都很佩服姥爷,我们这些晚辈也都对姥爷十分敬重。
抚养七个儿女从上学到成家,姥姥姥爷不舍得苦任何一个孩子,他们自己却没少吃了苦。姥爷从小教育妈妈她们,穷什么都不能穷志气。现在,儿女们都已经有了很幸福的家庭,我们这一辈的孩子也逐渐长大。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长大后的我们,终于可以报答为我们辛劳一生的姥姥姥爷了。
衷心祝愿姥姥姥爷身体健康,长命百岁。让我们到了姥姥家的小院子,姥姥家的小河边,就永远是最幸福的孩子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