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缘

 

 东北不产茶,对茶,过去的东北人几乎都很陌生,尤其是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乡下,很多农村人即使见过茶、喝过茶,但对茶的认识都很浮浅,并不知道茶这东西究竟是什么玩意。 我记得,在我小的时候,家里只是在过年时才会买些茶,听大人说这时用茶一是为了过年消食解腻,二是为了招待客人。由于有了这些概念,那时的我虽然知道茶是好东西,但终究品不出茶到底有什么滋味,所以对茶也总是没有什么太多的感觉。  

 我有一个叫孙圆圆的同学,他是县里下放干部的孩子,母亲姓刘,是我俩的老师,教语文,杭州人。一次,圆圆带我们三四个同学到他家玩,一进家门,他家里桌上摆的各式精美的茶叶盒便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圆圆看到我们惊奇的样子就对我们说“:这是我姥姥从杭州专门给我妈寄来的,是西湖龙井,好茶。来,我妈现在没在家,我沏上一大杯,咱们大伙分着喝”。这件事大概发生在1975年,当时我也才十四、五岁,年代已经久远,但当时那杯西湖龙井的清洌却给了我极深印象,并时常让我有一种绕齿留香和历久弥新的畅快……        

然而,我对茶真正开始感兴趣却是在1983年前后。一次我从长春放假回家,认识了从抚民乡搬到我家所在村子的一户人家,家的主人王叔是位医生,和我姐姐是很谈得来的同事,人好,喜欢喝茶,家里还有与我年龄相仿的几个儿女。有了这些原因,假日里王叔家我是常去的,并从中了解了王叔喝茶的一些细节。王叔那时喝的茶多是茉莉花,间或也喝些红茶;吃过晚饭后,王婶或孩子们先是把水烧好,而王叔总是盘腿坐在南炕的炕头上,他把茶放在专门沏茶的壶里,沏好后再分别斟到在杯子(人多时也会用碗)里,尔后家里及来的客人便会聚在一切品茶。那时东北农村天天喝茶的人少之又少,王叔保持着这样的习惯,他当时给我的印象是见过世面、有生活品味;而因为他喝茶,王叔家也较其他家庭多了几分清雅和温馨……        

  常去王叔家,自然培养起了我对茶的兴趣,由此,我也对王叔充满了崇敬之情。但到了1987年前后,王叔一家又重新搬回了他家原来住的地方。从此,我每次回家都没有见到这位属于我长辈的茶友,这多少让我有了些因不能重逢而生出的惆怅和凄凉。2013年我从珠海回到家乡过年,晚饭后我常常在王叔一家曾居住过的地方驻足,并努力寻找“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的难忘时光。然而,岁月流逝、物是人非,我怎么也体会不出过去因茶而给我带来的那份美好和清净。      

 抚今追昔,饮茶思人,屈指算来,我已有二十多年没见过王叔了。最近听家乡人说,王叔和他家的婶婶仍然在家乡生活,而且身体尚好,这让我十分欣慰。今天是重阳佳节,但我远离家乡,不能成行探望,无奈之下写“茶缘”一文,以此来记述我在上世纪与茶友王叔以及王叔一家人的难得缘份。    

                               ~13年珠海-重阳之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風雨綫 时间/ 2017年7月19日 第二篇 一方“净土”,心灵归一 茶树,连缀万物与苍穹;茶叶,点缀青山与...
    風雨綫阅读 625评论 0 3
  • “才交谷雨见旗枪,安排火炕打包箱。芙蓉山顶多女伴,采得仙茶带露香。身背竹篓上山岗,白云深处歌声昂,十指尖尖采茶叶,...
    鹅公庄主阅读 1,729评论 0 3
  • 我与茶有缘,自小爱采茶,长大以后爱喝茶,最爱家乡茶,走哪都惦记! 记得很小的时候,家里是...
    明月清泉兰花香阅读 562评论 0 0
  • 从开元精舍回到经典陶坊,才不过七点钟。一腔的兴奋无处安放,信步上了三楼。一转头,小周大哥父子正在泡茶。 初见这两父...
    给孩子的朗读课阅读 609评论 0 1
  • 题目:实现pow(base, n) 解法:注意分解 a^n = (a(n/2))*(a(n/2))
    qmss阅读 32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