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41 习凿齿、孙兴公未相识①,同在桓公坐。桓语孙:“可与习参军共语。”孙云:“蠢尔蛮荆,敢与大邦为雠②!”习云:“薄伐猃狁,至于太原③。”译文: 习凿齿与孙兴公(绰)不认识,一同在桓公(温)家做客。桓公对孙兴公说:“可与习参军一起交谈。”孙说:“那愚蠢的蛮荆,胆敢和大邦做对!”习说:“讨伐猃狁,到达太原。”注释:①习凿齿:字彦威,襄阳人。有史才,著《汉晋春秋》一书。桓温任荆州刺史,聘为州从事,官至荥阳太守。后触犯桓温,降职为参军。 孙兴公 :孙绰字兴公,晋太原人。历官太学博士、著作郎、散骑常侍,封长乐侯。 ②蠢尔蜜荆,敢与大邦为雠:《诗经•小雅•采芑》是描述周宣王时征伐楚国的诗篇,其中有“蠢尔蛮荆,大邦为雠”的诗句。古代楚国又名荆。蛮,对南方民族的蔑称。大邦,指周国。雠,同“仇”。习凿齿是荆州襄阳人,孙兴公引诗“蠢尔蛮荆”发起进攻。并自命为“大邦”。“仇"又有“仇偶”、“相匹敌的对手”之义。孙引此诗在这里的意思是“你一个愚蠢的荆蛮子,敢作我的对手!” ③薄伐猃狁,至于太原:《诗经•小雅•六月》描述周宣王北伐猃狁获胜的史实。其中有“薄伐猃狁,以奏肤公”的诗句。意思是征伐猃狁,以进献大功。孙兴公是太原人,属夷地。习凿齿的回答是:“我要狠狠地讨伐你这猃狁人,直捣你老巢太原。”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