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高中生才是人才?高中生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具有什么样的素质?
高中生要规划自己的人生,就不能不思考这几个问题。认清这些问题,有助于规划自己的发展方向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而不同的升学模式,必然对应不同的能力与素质要求。高中生考大学虽然不是唯一的出路,但避开高考升学来谈学生的能力和素质,那绝对是罔顾事实。
传统高考模式下的人才评价标准:分数是唯一
目前,虽然国家在倡导素质教育,但传统高考模式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会是最重要的高考模式。高校的录取标准就是分数标准。用分数单一标准评价人才,导致人才成长只能是一个模式——只有成绩好,才会被公认为人才。把有某些特长而偏科的人,称为偏才、怪才。
因此,很多学校也并没有落实素质教育,而把升学科目作为主科,其他科目作为副科,在备考的道路上,副科往往要为主科让路。更有甚者,幼儿园的小学化屡禁不止,美其名曰,要从娃娃抓起,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在这种单一的分数标准之下,学生从小就进入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名校+成绩好”作为评价优劣的标准。这是一种简单、武断、粗暴的评价。
实际上国家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因此,1987年教育部提出推行素质教育。这么多年过去了,“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还踏踏实实”,国家为促进素质教育而开始的综合、地方、校本课程在很多学校都没有落实。
当然,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也看到了部分学校的变化,他们能够在有限的空间中为学生营造素质发展的空间。还有高考试题的生活化,也为成为一种倒逼形式,使得学校能够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而改变素质教育作为应对应试教育的伪装。
自主招生的人才评价标准:综合素质+分数
最初,我国实行只有80几所一本院校实行自主招生。条件很是苛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所在学校要求。比如名额只下到省重点或地区重点高中,需要学校推荐等;二是学业成绩要求。要求在学校排名前50,高考过重本线等。所以自主招生也是看成绩的。
三是竞赛获奖要求。主要有硬性竞赛,即学科类竞赛。和软性竞赛,诸如创新大赛、演讲赛、才艺竞赛、技能大赛等。也有具体要求,比如获全国竞赛三等奖以上等。
这种人才评价标准,就为许多家长提供了一条让孩子走捷径成才的道路。比如,从小就让孩子参加奥数、钢琴等各种培训班,以便凭借一技之长考入重点学校。家长这样的选择是十分功利的,从长远看,也是对学生很不负责任的。自主招生的多元评价标准,不是引导家长去打造学生的某一强项,而是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个性发展,不能本末倒置。
四是推荐和自荐。自主招生的学校基本要求申请者提供他人的推荐信,推荐人可以是班主任、校长等熟悉自己的人。有的高校还要求学生写一封自荐信。这些主要是考察学生综合素质的。
以上是一本院校的自主招生情况。目前有些高职高专也实行自主招生,他们往往会在高考前进行一些测试,包括面试。而提前录取一些自愿学习某些专业的学生。他们的面试也是倾向于综合素质的考察。
总之,自主招生模式对人才的评价,打破了传统高考的单一评价模式,逐渐走向多元评价模式。虽然不够完善,但值得肯定的是,更趋向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境外高校的人才评价标准:适应性+潜能
有些学生因为种种原因,可能要到境外上大学,那就要了解境外高校人才的评价标准。他们主要表现的适应性和潜能两个方面。
适应性:语言能力和自主管理能力。
适应性中语言能力的考察,一方面是学生到了新的环境,没有语言障碍,会更快地适应境外的环境,另一方面,学生在境外的高校就读,也要过授课的语言关。语言不过关,听不懂课很难坚持下去,生活方面也会受到困扰。自主管理能力,不仅要看独自生活的能力,还有与人相处的能力,所以性格与合作精神也就成了主要考察的内容。因此,语言能力比较强,性格比较开朗,具有合作精神的人就会占有一定的优势。
潜能:生活态度、人生规划、个性与特长
生活态度方面,主要看对待生活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这很重要,因为离开父母,离开家乡,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只有拥有积极的生活态度,才能直面困难,才不会害怕困难的挑战。
自我规划意识,实际上是西方国家很看重的一个方面。因为他们很早就培养自己的孩子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让他们的孩子从小就知道,他们是吉阳镇家庭中的社会人,18岁成人就应该独立赚钱养活自己,所以他们很早就开始规划自己的为了,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做决定。
独立思维能力。境外高校很看重学生是否有独到的思维,独到的见解。对待事情,无论对错,都要有自己的想法。我国学生的惯常思维是要找寻正确的答案。实际上,他们更看重的是你是否能够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你的观点,即能否自圆其说。
社会责任心。在美国对精英的评价有三个方面:一是有误杰出的能力;二是有无平民情怀;三是有误社会责任心。因此,他们高校招生时往往会看是否参加过志愿服务等活动。在相同的成绩中,如果在这一方面有更优秀的表现,无疑是占有优势的。
可见,境外高校招生的评价标准,更多地指向了学生成为社会人所应具备的心态、能力以及情感,更多地指向了学生综合素质。虽然我国传统高考模式暂时还没有改变,但社会各企事业单位的用人标准却更趋向于考察人才的综合素养,这与境外的人才评价标准是一致的。
不同的高校招生模式不同,对于人才的评价标准就会不同,因此,对于高中生来说,要针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提前做好准备,有针对性地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