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年来,客家人一直在不断地迁徙与民族的夹缝中顽强生存,直至今天有了“大客家时代”的辉煌局面。
客家人迁徙之初,和原来的本地人自然免不了有土地资源等的纠纷,在不少地方这个矛盾还很严重,迫使客家人要团结自保来守卫自己的家园,在大部分本来较少人开发的山区,客家人成功的守卫了自己的土地,然而也有很多地方,客家人经历激烈抗争最终失败而远走他方。
客家核心群向粤东、粤北大量移民,这更激化了与当地人的矛盾。移民为站稳脚跟,不仅靠自己的家族,更依赖作客同侪的群体力量,有时还仰仗官府的政治势力撑腰。三边地区的畲、瑶等少数民族基本被压制了下去,一部分还不得不远走他乡进入粤北深山甚至漂泊外省,而留下的人便融化于客家人群中。
在蛮荒的粤北和粤东,客家族群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并在当地占据优势,很轻易地就排除了畲、瑶等民族,但山区空间有限,经过一段时间的繁衍以后,资源显得紧缺,不得不再向外谋求发展,发展的同时自然又伴着流血和冲突。
明清时客家向粤中、粤西地区的发展最终于引发了震惊朝野的“土客之争”。新迁的移民与已经在此发展的先期移民融合得并不顺利。
先期移民已在此发展数百年,较之新来客他们的文化更先进,根基更牢固,斗争起来势力也更强大。
清初持续了数十年间的客家新旧移民大规模的械斗冲突,导致了数十万人伤亡,双方两败俱伤,最后还是在政府的介入和调停下分地而居,保持距离。
这种冲突,客观上对“客家族群”起了凝聚与集结的作用。
“客”与“主”的整体对立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表现出来,并且使波及地区的人不可避免地把自己陷入到归属的选择之中。
语言、历史、身份的界定让两个族群特质凸现出来,深入人心。
客家族群本身表现出的整体力量,取得的与潮汕族群同等的地位也从此开始。
为了生存空间,每一寸土地,都洒下了客家先辈的艰辛血泪,但是,生存的本能,让客家人在生存危机中更加团结互助。在这种危机下,一部分客家人牺牲了,一部分客家人屈服了,而更多的则成功的建立了新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