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经济利益往往是撕逼大战的本质。
如果换此角度读《红楼梦》,就懂了为什么红楼梦中的亲戚不可靠?
为什么夏金桂能挑翻精明的薛姨妈丶呆霸王,以及善结人缘的情商高手薛宝钗的三强联盟呢?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社会关系的运转。薛姨爹病亡之后,薛家失去了皇商的身份,眼看着坐吃山空,薛姨妈不得不打起精神,为了子女的将来冲锋陷阵了。
薛姨妈想的是走皇妃的路线,让薛宝钗走贾元春的关系,可惜选秀落败了。于是想公爵家的孙媳妇也能上位。
可惜商家的地位低,贾母未必看得上,又宝玉心中只有“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况且年纪还小,三五年才见分晓,心急也吃不了热豆腐。
薛姨妈不惜抛金造势,通过贾代善的替身张道士推重金玉良缘,宝钗也处处笼络丫头婆子,以小恩惠营造贤惠聪明丶知书达礼的口碑,以求曲线救国。只是贾母老于世故人情,洞若观火,偏爱亲外女,毕竟她身边可存储着林家二百万两的陪嫁银子。
也因此薛姨妈转换了念想,呆霸王薛蟠的名声臭了,一味游手好闲不是个旺家的爷们,不如挑个好儿媳,重振家风。
第二,门当户对的婚姻,要么能权贵联盟,要么利益互助。
薛夏颓败的同病相怜。同为世交姻亲的夏大爷逝去之后,夏家也失去了皇商身份。夏奶奶坐拥万贯家财,却只有一个闺女夏金桂。
孤女寡母的,将来全凭女婿支持,否则也难免受叔伯兄弟排挤。
想着贾王二家的势力靠山,于是在薛家三番五次的恳求之下,薛夏联姻了,倒也是门当户对。
但精明的薛姨妈做错了三件事:1,立香菱为妾,此事本应是夏金桂入门后的料理;2,夏家陪嫁丰厚,入门后姨妈至少应逐步转交理家财权给儿媳妇,但薛姨妈诸事只与宝钗计划,冷落了夏金桂;3,薛姨妈偏袒不成器的儿子,激化了矛盾,还诱骗了夏金桂的随嫁丫子宝蟾。
第三,夏金桂的失望和反扑。
薛家长住贾府,让精明的夏金桂失望了。
1,薛蟠就是个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经商无脑,玩乐在行。
2,薛家在贾府寄人篱下,王贾已破败在即,只存了个空架子。
3,薛姨妈图财,蟠贪色,被夏金桂抓住了弱点,得理不让人,毕竟夏金桂也是大家小姐,体面嫁入。
4,夏金桂想同薛蟠合离,带嫁妆回娘家,但薛姨妈算计着钱财,又关联着宝钗的声誉,于是压着儿子忍让。
薛蟠虽浑蛋,但对母孝顺,便失了药性,而夏金桂也是善类,屡有胆气心计,反倒是辖制着呆霸王打不敢打,骂又骂不赢,只能躲避。
一句话,夏金桂是得理不饶人,刁钻泼辣,爱捉狭,纵使能说会道的薛宝钗,也是被嫂子捏着了弱点和痛处,又担心丢了贾府的脸面,于是忍丶让丶压着怒火,想息事宁人,却被夏金桂的刁蛮步步紧逼。
夏金桂闹得薛家鸡飞狗跳,说到底应了一句古话:以利相交,利尽情绝;以势相交,势败恩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