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初期,一个女孩子能读到初中毕业,已经算是很不错了,只有家境特别好的才会上高中,毕竟女孩迟早是要嫁人的。灵霞父母和天下所有父母一样都是极其现实的。现在回头再看看,我们81级一百余名同学,女生上高中的凤毛麟角。观念?观念?观念真是害死人!
1981年7月初中毕业灵霞回家务农,1982年年底就嫁人了。她嫁到我们乡镇东片下来村,离我们村看似很近,从西头可以望见东头,可中间却横着一条大沟,翻过沟还要走几里地。
灵霞育有一儿两女,这在八九十年代是绝对不允许的。那时婆家一贫如洗,吃了上顿没下顿,又遇上没有婆婆的家庭,连个揽后手、经管孩子的人都没有,这日子天昏地暗的,到底什么时候能熬出个头呢?我觉得这其中的酸甜苦辣都写在灵霞的脸上,灵霞看起来比同龄人要苍老许多,这是为什么?一个人要拉扯三个孩子,地里屋里活都得干,她受的痛苦和煎熬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真是:悠悠岁月长,苍苍暮年衰!
灵霞的娘家在我村堡子里头,离我们西村不远,却要拐几道弯。她的父亲我叫伯,是个木匠,手艺很好,在我们乡里八村非常有名。1981年我的父亲去世时,棺木就是伯精心打造的;1995年我的母亲去世,伯已于先一年下世了,我们村少了一位能工巧匠,好在他老人家的二儿子斗娃哥,也就是灵霞的二哥传承了伯的手艺,给母亲打了一副棺材。灵霞的父亲1922年腊月27日出生,故于1994年11月13日,享年73岁。他老人家善良、正直,有德行。一辈子给人做家具、农具、打棺材,累死忙活,可开的工价并不高,遇到家境不好的就算给人凑忙了。伯个性强,一辈子不屈于人,家里的大小事情尤其儿女的婚事他一人说了算。六、七十年代,粮食不够吃,孩子饿得慌,那个时候伯是村上木工部的头,他瞒着村干部晚上偷偷翻个大沟到白舍、张家给人做活,给家里挣点口粮。伯这人也很仗义,说一不二,家门分院包括村上关系好的,打棺材他是分文不取的。主人为了表达谢意,送一尺红布、两盒工字牌卷烟了事。伯好兴、心好。老人家在世时,家里出出进进、人来人往,喝茶谝光传,热闹人气旺。所所老二是我们村比较有名的一个人物,一辈子光杆司令,无儿无女,好吃懒做,伯看他可怜经常叫到家里吃饭。安埋伯那天,马坊、木张、仇家、郭门等邻村的人都来了,给伯点上一柱香、压上一掀土,祈愿他老人家一路走好!伯走了二十余年了,灵霞每每想起仍泪流满面,心有不甘,觉得父亲一辈子太苦了,连一天好日子都没过过;伯走了二十余年了,我们村男女老少仍然感激他、怀念他、敬重他。
灵霞的母亲1927年农历2月2日出生于永太镇马久村。她老人家毕生勤劳,贤惠善良,孝敬公婆,抚养儿女十个(三男七女),含辛茹苦,耗尽心血,病故于2008年农历12月14日,终年82岁。在那个饥馑的年代,能把这么多孩子养活,甚至拉扯成人,已是一个了不起的事情,更何况她的大儿子的儿女都和老九、老十一般大,又当娘又当奶,真是难为她老人家了。这其间所受的痛苦和折磨是我们无法想像的。也许是生养孩子太多,把母亲的精血掏空了,孩子生下来个个没有奶吃,全靠羊奶和炼乳粉喂养,父亲那个时候走村窜乡只顾挣钱养家,家里吃、穿、住、行全靠母亲打理,难以想像十个孩子围着锅头要吃要喝是个什么情景?她老人家刚强、泼辣、能干,织布纺线、裁衣锈花,样样在行,没有难倒她的。家门分院红白喜事,里里外外她一手经管。她老人家还精通剪纸,七、八十岁了还经常剪窗花、锈鞋垫、糊老衣等。灵霞妈活了82岁,这在我们村算是高寿了,老人家四世同堂,功德圆满。
灵霞的父亲活路广,十里八乡哪儿都去过,哪个村上了年纪的人不认识?哪个村的小伙子没见过?1981年灵霞初中毕业后,已老大不小了,家门邻里就有人上门来提亲,还没等媒人把话说完,父亲就点头同意了。父亲想:咱娃刚从学校回来,屋里农活、针线活啥都不会,大户人家不敢攀,就嫁个普通人家免得以后受气。那个时候,父母的话就是圣旨,孩子的婚姻基本都是包办的。灵霞听话、懂事,既然父母已敲定了自己的婚姻大事,那就认命吧,反对又有何意义呢?(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