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音乐起源学说之“远”见(上篇)

关于音乐起源学说之“远”见       

                      (上篇)             

        关于音乐的起源,学术上有许多不同的学说见解。远爷就此分篇,发表一些个人见解。

    关于音乐的起源,学术界众说纷纭,主要分为巫术说、宗教说、娱情说、劳动说、模仿说、游戏说、信号说等几种。巫术说最早由法国音乐学家孔百流提出,认为音乐起源于远古的巫术。我国学者王国维曾说:“歌舞之兴,其出于远古之巫术乎?”。古代先民出于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对超自然力的恐惧,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点,并认为能与万物神灵交感。然而,生产力与认识水平低下的原始人类对于巫术的依赖归根结底还是与劳动生产有关。因此二者密不可分。既然在巫术中能产生音乐,那在枯燥的劳动中也必然能触发人们的音乐灵感。俄国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位的信》中通过对原始音乐、绘画、歌舞等证据的分析得出音乐起源于劳动的学说即“音乐起源于劳动,劳动给予音乐内容,劳动的呼声又给予音乐以节奏和音调,劳动的动作给予音乐以舞姿。”并且,劳动音乐在现今仍然鲜活地存在,如中国北方的劳动号子,它具有统一及提高效率的功效。采集狩猎也是原始人不可或缺的谋生手段,这就需要模仿各种大自然或动物的声音来引诱猎物以方便狩猎,这就不难解释模仿说的存在了。远古先民的生活远不如现代丰富,甚至可以用单调枯燥来形容,那在一天的劳作结束后,必然需要适当的娱乐与放松。通过原始壁画,我们发现,原始人经常围着在夜晚火堆跳舞、歌唱、游戏,这些考古证据都使娱情、游戏之说有了立足之地。在陈列了以上几种学说以后,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创造音乐的动机与需要是复杂多元的,并不单纯地局限于某一个方面。就如同一个人的性格,有人性的一面,有兽性的一面,有热情的一面,也有冷酷的一面。因此,远爷认为,关于音乐的起源,以上各种学说都有一定的道理,却又都不准确全面,它们应是一个综合在一起的整体,且每种学说都是这个综合体不同侧面的反映,相互之间是联动的,交织的,没有绝对的对错。要准确研究这个深奥的话题,我们应当超越学派门第之见,以一种更为宏观全面的视角来探索音乐的起源,并不应该在一时局限、一地、一物、一情、一景,更不应该简单并带有偏向性地将其划分到任何一种学说的范畴里,而是将各种学说糅合,并以一种综合历史的、不断探索科学的、辨证哲学的观点找到音乐的本源,得出最终的观点。相信真相会在不久的将来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一,科学观。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这也就点明了音乐的物理属性。音乐的传播首先是声音声波振动频率的传播,并且对大自然万物(包括人)产生刺激、发生共鸣振动,因此,音乐的起源离不了大自然这个最基本的环境。

2017年10月,全球数十家著名天文机构同时发布了一个重大消息:2017年8月17日,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向地球人传来了宇宙之音。 

引力波是什么?

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是这样描述的:“引力波以光速迅速扩散,充满整个宇宙。”引力是由于质量所引发的时空扭曲所造成,任何有质量的物体加速运动都会对周围的时空产生影响,时空在伸展和压缩的过程中,会产生振动,这些振动就是引力波。这些波动,我们可以想象为将一块石子投入水中所掀起的涟漪,因此,引力波,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时空涟漪”。

时空涟漪唯美的名字让人们想到她的曼妙舞动的韵律。

2017年9月28日《人民日报》报道:在贵州南部平塘县的大窝凼,有一个非常完美的喀斯特天坑,此时此刻,世界最大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这只庞大而灵敏的“耳朵”捕捉到的来自浩瀚宇宙的“声音”。人类聆听到了真实的“天簌之音”~~类似我们现代的电子音乐。

  这些科学发现进一步证明了量子力学的核心:万事万物(包括意念)是“波”(即振动力)的显现而初始为声音。大自然万物振动引发了音,而音乐就随之产生了。由此进一步印证了圣贤所云:“音乐通道。”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