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都听过这个故事:14岁的女儿想穿超短裤上学,这让爱女心切的父亲操碎了心。一味讲大道理阻止显然没用,父亲灵机一动,直接套上了同款超短裤,还特地到女儿面前秀起了身材。正当女儿疯狂大笑时,父亲说出了自己的建议,并且强调,如果女儿不改变主意,自己就干脆穿着超短裤去接她放学。女儿笑着接受了父亲的建议,一次沟通危机就这样在欢声笑语中解决了。
这位父亲没用滔滔不绝的大道理,也没一味指责、强行干涉。这种“攻心为上”的亲子沟通,既让家长实现了初衷,也让孩子感觉被尊重,是实实在在的“双赢”
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到,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反思我们生活中,用的最多的就是这三种。 上周我们班某男生总是上课睡觉,一反常态。首先我演练了错误的教育孩子的三步走。我就先大讲道理,告诉他马上要面临期中考试不能意识松懈,晚上不能再玩手机了。事实是道理他都懂,关键是管不住自己玩手机。(因为妈妈生病住院,没人照看吧)我看没有效果就气上心头的用了第二种方法:发脾气。在他上课睡着时我大发雷霆,想用大嗓门把他“吓醒”。结果也是好了一会儿然后又反弹。最后只能刻意感动:我告诉他老师也很纠结,批评你也是无奈,希望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这孩子眼皮都没抬一下,让我着实很尴尬。后来想到父亲陪女儿穿短裤的故事决定换个方法再试试。之前男生趁着妈妈住院晚上偷玩手机,不仅不关心妈妈病情,还给生病的妈妈添乱,我给他扣了个“大孝子”的帽子真是冤枉他了。据我了解,男生的妈妈为了生活奔波缺席了孩子的童年,这10年的缺席,需要一辈子来弥补。孩子如今的“冷漠”和童年对母爱的无感有关。我喊着男生来办公室说:“老师知道你小时候过的不容易,别人家的孩子受委屈可以找妈妈倾诉,你不能;别人家的孩子取得进步可以找妈妈分享你不能。 但是哪一个妈妈愿意离开自己的儿女呢?一定是生活所迫。既然你无法选择做了离开父母的孩子,难道还想以后因为生活奔波而去做舍弃孩子的父母嘛?如果有机会去选择未来的生活,你愿意抓住机会吗?”他竟然抬起了头,眼含泪水看着我摇了摇头! 我想这次他能改变了。事实证明,他的确变回以前那个上课专注,课间说说笑笑的男孩了。
一大堆的道理,一万句的我爱你,不如一句“我懂你!”我们教育孩子,放低姿态,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你会发现,孩子不仅容易沟通,还比想象中的更爱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