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使失去所有,我也要走自己的路。”最近二十天我一直都在旅行的路上,这句始终未能开口的话一直在我脑海里回荡。我去了北极,去了冰岛,去了格陵兰,去了斯瓦尔巴……圆了自己多年的一个心愿。
回想起某个冬天,一个人,一个大行李箱,带着所有的劫,好的,不好的,伤心的,难过的,崩溃的,失望的,遍体鳞伤的我去了南极,净化心灵!这是最纯净的地方。乘兴而来,兴尽则返,人生过得酣畅淋漓。我想知道那些人为什么要花几十天,磨破了脚,走酸了腿,流尽了汗,一步步走向终点。你的人生得到救赎和新生了吗?有人说,成年人真惨,连崩溃都要选时间看地点,明明手指一碰就要碎了,却要等到回到家后,避开所有人关上门的那一刻,才化成灰烬。张爱玲说,成长是一个很痛的词,不容许别人轻易地大彻大悟。人生所有的东西最终都会失去,包括生命。或早或晚,你想抓住的一切都会失去,如果比预想得早一些,并没什么大不了。我们生来就是孤独的,而孤独从不呼喊,它像沙漠里的仙人掌,用刺证明存在,却从不开口索要水分。人们谈论孤独时总带着怜悯,仿佛它是件该被治愈的病症。他们用聚会、寒暄、拥抱织成网,试图打捞沉在水底的自己。但孤独从不是被抛弃的结果,而是存在的原初形态,如同出生时攥紧的拳头,本就空无一物。大街如此喧嚣,我与它相对无言,却比任何交谈都更诚实。当汽笛声变成模糊的背景音,孤独便显露出它的轮廓:不是隔绝,而是一种清醒的对峙,与自己,与这无需意义便运转的世界。
有人说孤独是自由的代价,这太乐观了。自由从不标价,孤独也并非赠品,它们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共用着金属的冷硬。你不能既想要直面存在的勇气,又害怕看清深渊时,只有自己的倒影在回望。黑暗像温水,将孤独泡得柔软。它从不是要将人吞噬的猛兽,只是一把安静的长椅,放在目之所及的地方。你可以绕开它,也可以坐下,与它一起,听夏虫鸣叫的声音,直到晨光把彼此都照成透明。人有一种最值得炫耀的能力,那就是在形单影只时关照内心,以世界的恬静、安然和自由滋养自己。在往来如梭的欢腾中,浸染其中,释放最彻底的欢喜。无论是读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都要终生热爱,一生追求。
让自己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虽然辛苦,但还是会选择滚烫的人生,你走过的路和爱过的人必定会成就那个最独一无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