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以下内容是写给初入职场或正在求职路上的朋友,各位的HR同仁们可以跳过正文直接点赞或点亮“在看”。感谢感谢!
上次写了简短的面试笔记, 自认为不会有多少人看。出乎意料的是,有好多新朋友因这篇笔记关注了“行天笔记”。还有朋友私信我,希望我能写一些关于HR是如何筛选简历的小知识,以通过了解HR的工作思路,帮助自己修改个人简历,获取更多的面试机会。看来很多在职业发展道路上的朋友,对求职面试的小知识还是感兴趣的。今天,我就先回答上面朋友的提问,分享一些关于我个人是如何筛选简历的一般思路,希望能对在求职路上的朋友们些许帮助。
首先说明,每位HR都有自己的工作思路和习惯,每家企业都有对简历筛选的要求或规范。其次,我已多年不专职从事招聘岗位,现在的HR同行们可能已有更多更好的工具或方法。所以下面的分享内容,仅是我个人过往的经验和思路,仅供阅读本篇小文章的朋友们酌情参考。
在企业从事招聘工作,其实是琐碎、辛苦且有压力的,特别是最近几年在互联网公司工作,感受更是如此。面对公司各部门一直补不满的招聘需求,招聘专员和经理们每天想的最多的,其实不是如何从众多求职简历中筛选出合适的简历,而是想方设法地拓宽渠道以获取足够多的、符合岗位要求的简历。这方面不在我们今天讨论的范围内,就不展开了。
当我获得一批或是一份简历,我首先会做减法,就是快速过滤掉明显不合格的简历。一般的招聘网站后台会列表式地展示求职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最高学历、最近一份工作单位等最基本的信息。我会快速浏览列表或直接使用招聘网站的筛选功能,先把不符合学历、年龄要求的简历过滤掉,甚至直接删除,以最大化地节省初筛的时间。当然,现在有一些招聘网站可以通过算法自动给简历匹配度赋分值,此功能大大简化了HR过滤不合格简历的效率。
面对批量过滤后的简历,我一般会打开多份简历页面,以节省打开文件等待的时间。接着,我会用扫视的方法进一步过滤不合格的简历。我快速地查找简历中与教育经历、工作时间、工作单位的相关信息。比如,如果看到简历中的学历描述不符合要求,我会直接关掉页面。可能有的朋友会问,“学历”这一选项不是已经筛选过了吗?这是因为有一些候选人可能会在学历这一项填写自己的最高学历,但这项的填写与其教育背景的学历并不匹配,或者求职者将还没有正式毕业(应届毕业生除外)的学历填写在简历中,所以确认教育经历仍是我评估简历的第一步。所以,我建议求职者能把教育经历写在简历首页。当然如果你的毕业学校并不如你的就业单位亮眼,可以调整教育背景的展示位置。小小提示,此步骤中提到的教育背景,主要还是指最高学历信息,毕业学校和专业信息在此阶段属于加分项,还不是最重要的。
接下来,我会重点检索简历中关于过往工作单位和任职岗位的信息。首先我会快速查找简历中是否有我熟悉的公司名称。每个HR熟悉的工作单位并不一致,但大部分HR都会熟悉国内主要的知名公司或大厂,熟悉自己所在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熟悉同行业中领先的公司。如果候选人曾在我熟悉的、或被我认可的公司工作过,恭喜,这份简历大概率可以被我收录入我的人才库备用了。如果在此基础上,候选人曾从事的工作岗位和我要招聘的岗位需求基本一致,这份简历就会进入下一阶段——认真审阅。
有人提问,如果简历中没有我熟悉的公司,是不是就没有机会了进入下一阶段了?也不是,这个时候就要看简历中是否有其它让我感兴趣的信息了。比如是否有突出的教育背景?是否有非常匹配的工作岗位经历?是否有比较匹配的专业技能描述或是项目经验?如果我不能从简历中查找到让我熟悉或感兴趣的关键词语,除非我当下非常缺少求职简历,否则我在这一步就会关掉简历页面。当我此刻关闭这份简历,对不起,我以后很可能再也不会打开这份文件了。
第三步,进一步认真审查简历中展现出的重点信息。所谓的认真审阅,其实动作还是发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我会快速地从简历中搜索下面的重点信息。这些信息按照阅读简历时被关注的程度依次排序如下:
与岗位匹配度相关的信息:人选的求职意愿是否待招岗位一致(如果简历中多个不相关的求职意向,我倾向认为求职者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候选人过往的岗位经历是否匹配?多少年的相关工作经历?是否带过团队?简历中是否有突出的数据以展示过往业绩(比如销售业绩、获客数据、运营数据等等)?……
与专业技能匹配度相关的信息:对于部分对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的岗位(如文案、设计师等),如果简历中附带有出色的作品链接,可能会成为重要的加分信息。
与工作稳定性相关的信息:候选人跳槽是否频繁?每家公司都工作多长时间?简历中是否提供了合理的离职原因?是否有明显的或不合理的职业空档期?……
与薪资期望相关的信息:求职者当前的薪资是否在我们待招岗位的匹配范围内?人选的薪资期望是否属于我们能接受的范围?……
与初始印象有关的信息(加分项):简历中是否有突出的成绩展现(比如奖学金信息、科研/专利/专著信息)?个人简介的信息是否吸引人?简历中是否有形象较好的个人照片(或形象气质佳之类的文字描述,如果求职者形象并不突出,就不建议附带个人照片了)?以上这类信息可能不起到决定因素,但会提高简历审阅者的关注度。
与简历质量相关的信息(减分项):每份工作经历是否认真描述?文件排版是否认真?是否有明显的表述错误、语法错误或错别字?(最常见的错误是很多简历中的工作时间前后有重叠或冲突)
经过了以上的三个步骤,如果你的简历还在我的面前打开,我就很可能会拿起电话给你尝试拨打简历上的电话号码了。
看到这个,是不是有朋友开始骂人了:我精心准备的简历,就在你们这些HR这里遭遇这些吗?如果你这样想,我只能说对不起了,真实情况可能比我上面描述的还要简单。HR和业务部门主管们,每天的工作任务非常繁琐,审阅简历还只是其工作中最简单但相对耗时的部分,对于他不感兴趣简历,HR只会用最短的时间关闭,而不是像找金子一样找亮点。所以,如果你求职的公司和岗位是你十分看重的, 我真的建议你可以针对这个企业或岗位,精心定制一份简历,多让看你简历的HR能从中找到他熟悉的词语,你的简历通过率会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