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的“2019兴成长计划”我非常庆幸自己选修了名师成长提升班,因为课程非常精彩,让我受益匪浅,课程都安排在每周二晚上,而且还可以回顾,让错过课程的老师也可以学习,安排非常合理。在学习了四节课程后我深有感悟,并制定了自己的未来教学规划。
还记得王菲老师提出的预见方能遇见。看到王老师讲课时体现出来的满满的教育自信,我才意识到我没有足够的教育自信。王老师还给大家分享了思维导图、番茄工作法……我对如何培养自己的教育自信有了新的想法。我的教育自信需要树立目标,要做到敢于改造自己,敢于挑战。新时代的教师还要多元化成长,打破传统,睿意创新。
下面是胡老师的课给我带来的感悟,实现现报团成长,这是我们今后教研的工作目标。教研活动,顾名思义,就是搞好教学研究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活动形式。我们组织教研活动时,首先考虑教师的需要来设计主题,深入学校调研、深入课堂听课,开展问卷调查和分析,了解和掌握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和实际问题,据此归纳提炼出教研活动的主题,使教研活动更具有现实性和民意性,赋予教师更多的话语权。通过主题构建,创设学习共同体的共享环境,让教师在课题研究、创新教学、研讨活动中获得专业化的发展,是区域教研室组织活动的最高境界。促进教师自身发展和蜕变,是区域教师不断成长的关键。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不可能完成造就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极其细致艰苦的工程”。把孩子教育好,单靠学校和教师是不够的,只有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协调一致,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避免形成教育真空,使孩子在学校在家庭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 那么 巩老师所说的家校共育的作用 也就有所体现。家校共育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家校合作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一致和配合,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校联合有助于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可以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信息交流。学校家庭两方面教育是否密切配合,重要的一条是要及时交流信息。建立家校联系后,能使这一渠道更畅通,学校与家庭教育更有时效性、针对性、目标要求更一致。 家校合作有利于家长做出教育的误区,有利于优化学校教育的环境。我们应调动家长及社会成员改善社会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充分利用家长这一有力的教育资源去优化、促进学校内外的教育环境,使学生接受的教育更完整。
家校合作的有效建立,教师必须要深入到学生家庭中去,同样家长要参与到学校管理和改革中来,实现真正的沟通与互动。
一个深刻、全面和真实的教育,必须是教师要了解家庭,作好与家长合作的心理准备,并且要积极鼓励家长成为学校的密切伙伴;家长要承担应尽的职责和义务,积极参与学校事务,本着对教育的负责,用积极的态度成为学校的智囊,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使教育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培养高素质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