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

               

                  1.自己读的书要自己选

自己读的书一定要自己选,因为书籍的好坏是会影响我们的价值观,影响我们的生活品质的,又选书也是种能力,和所有能力一样不用就会倒退的,不断的去挑,我们就知道书籍的好坏了,所以书一定要自己想得到清楚的理由才去买,才去读,绝对不能听别人说什么书好,就读什么书。

               



                  2. 如何选择一本好书

现在我们看的书粗略的分的话,分为两种:虚构类书籍,非虚构类书籍,追求成长进步,改变生活的我们一般是读非虚构类书籍,所以这里说的选择好书也是选择非虚构类书籍。

那么对于选书就有些原则:

选择你需要的领域知名出版社出的书
选择那些你知道的领域大牛写的书
参考那些领域大牛看的书
选择再版次数、印次次数,印数越多越好的书
选择书后面有大量参考文献和索引的书
选择原版书籍和作者著的书籍         

选择有电子版和有声版的书

选书是比较花费时间的,但如果我们选择了一本好书,改变了我们生活,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3.只字不差阅读理解法

阅读,说的其实是理解和感悟,而理解和感悟都是需要时间积累和沉淀的。这世界上真正有用重要的知识都是有一定难度且从结构上来看都是不完全线性的,不是和滑梯一样没有任何阻碍就溜到终点的。他都需要你只字不差的阅读,且只字不差的反复阅读才能理解消化的。

拿起一本好书不要一开始就从第一个字起,一直读到最后,而应该把读书看成是在打仗,战斗前先考察地形,先看看目录,再看看结尾,读读前,上网先扫扫书评,对一本书有大概印象,知道它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

然后把重点放在章节目录,其实每一章其实都在讲解一个概念,它的应用和方法论,而后面的章节往往是和它递进的关系。在还没有正式阅读的时候先把那些概念过一遍,记住概念之间的先后关系。而所谓的消化就是不断整理这些概念和方法论的关系。

在阅读的过程中,最基本的理解技巧是不断向后总结,向前预期。不断总结刚才输入的东西是什么,它们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同时不断预期下一步的内容是什么,如果发现已经知道的,那就略过,而读到后面发现不一样就要回来认真找原因。这是不断循环输入处理输出的过程,在这好的阅读习惯下,理解过的东西越多,理解新的东西越快,其实理解能力差,只是因为见识少而已。而随着阅读能力的积累,你会发现无论什么书都有完全无法接受的部分,或者干脆是完全不应该接受的部分,慢慢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想要融会贯通就要问自己:这个概念,这个方法论,这个道理还能用在那。学了知识就要用,听过了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自己的一生的根源是因为没有把学到的东西用起来。

如果暂时没有场景用就去教,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把学到的知识分享出去,可以用写文章来传播,也可以分享给身边的人,分享需要能力支撑也是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知识分享,没有成本,只有收益。分享的技巧很简单,真诚真诚真诚,只分享自己觉得好的东西,真的是和朋友分享知识,即使他不理解也要真诚。而在分享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有很多还没有真正理解的地方,还有很多不能完全表达出来的地方,这时候你要做的就是不断去改进磨练,最后把它很好的表达出来。

                 



                  4.高效主动阅读法

    我们读书最重要的是了解作者要传递什么信息,所以不一定要读完书,也不一定要一页一页的读,我们所有阅读都是从使用开始,让书服务于我们,改变我们的生活。所以我们要主动思考作者讲的内容,我们看到的东西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联系。

      五分钟破解一本书

  抓住四大板块阅读,封目序尾,封就是封面,题目,小标题,封底,目就是目录,是整本书核心逻辑所在,看目录能够知道作者是怎么推演整个内容,序言要结合目录来看,作者会交代写作目的,核心结构。尾就是结尾,作者会把整本书的思路和信息再进一步阐述。

      先写答案再看答案

  一本书都是作者对于某个问题的深入思考的结果,而任何一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读书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你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进行比较和相互启发。我们通过五分钟破解一本书后,接下来就是把书合上,想想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答案,然后再带着好奇去看作者的答案是什么,主动阅读就是通过交流不断满足好奇心的过程。

      结硬寨,打呆仗

  找到作者的答案受到启发就要把它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和行动力。这时候就要结硬寨打呆仗,从现象层,原因层,行动层来分析,现象层就是分析比较那个观点好,原因层就是这个方法为什么有用,为什么这样做就更好,行动层就是琢磨这个方法还能用在那,用在那个领域。这样我们学的知识才会有用。

    判断是否扩大战役

  通过前面几步基本上都知道了作者要传递的信息,这时候我们就要灵活的决定要不要再花时间在这本书上。

    补充:遇到不懂的地方不要死磕,先留白看完后面再回来解决。管理知识可以用印象笔记来记录,把你受启发的集中汇集成清单,定期回顾学习,把真正能改变你的放在常用的地方不断内化成我们的行动力。

                     



                        5.强力研读法

强力研读是追求阅读的深度和效率,力图挖掘一本书最大价值,把一本书融会贯通长在脑子里的阅读方法。

这种方法要求我们读书读两遍,第一遍正常通读,慢慢细读欣赏作者的思想精华和有趣故事,重点是第二遍,边读边记笔记,读一章记细章笔记,笔记主要记录这四方面内容:

记录每一章的逻辑脉络
收集全部好的素材故事
有大量自己的心得灵感
发现书籍之间的连接联系

记录每一章的逻辑脉络是说跳出文字句子,纵览全章,让一本书从厚变薄,得出的脉络结构,用自己的话说出来的过程。

收集全部好的素材故事是说把那些刺激到我们的故事和例子具体的写下来。

有大量自己的心得灵感是说我们在阅读时往往会写下自己对这件事的理解以及对作者的质疑和肯定,而更好的是写下自己因为这段文字而产生的灵感心得。

发现书籍之间的连接联系是说读读的越多,就会发现书与书之间是有联系的,会发现这个问题在这本书是这样说的,在那本书是那样说的,你不断琢磨就会得出自己的结论。


葛优在《让子弹飞》电影说了这么一句台词:酒要一口一口地喝,路要一步一步地走,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蛋!所以读书就像茶一样要慢慢品,要慢慢找到自己的读书路径,走上那条少有人走的路。


PS:本整理内容来源于

李笑来老师文章《选书的基本原则》《如何真正消化一本书》

成甲分答小讲《高效阅读法》

万维刚老师文章《强力研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