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继续阅读马库斯•苏萨克的作品《偷书贼》。
昨天我们读到了在开往默尔辛的火车上,偷书贼莉泽尔的弟弟死了,那是莉泽尔第一次真实地感受到“死亡”的含义。
在还没有从悲伤中走出来的时候,莉泽尔又被迫离开了母亲,被默尔辛小镇上的一个家庭收养,尽管那个家庭也不富裕,但莉泽尔在那里过得还算开心,有疼她的养父,总捉弄她但能给她带来快乐的鲁迪,还有她最爱的书,有这些,就够了。
那么莉泽尔的生活会一直简单、美好下去吗?又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在她身上呢?
让我们开始今天的阅读吧!
圣诞快乐
1939年的下半年,发生了一件大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响了,那时候的莉泽尔还不知道战争意味着什么。
“又梦到火车了吗?”汉斯出现在了莉泽尔的床头,显然,莉泽尔因为噩梦发出的尖叫声吵醒了他。
“嗯,又梦到了。”莉泽尔对爸爸说,她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从枕头下拿出那本《掘墓人手册》,每个被噩梦吓醒的午夜就一起读书,是爸爸和莉泽尔的约定,而这本书,他们已经读到第十一章了。
汉斯的眼睛因为疲惫浮肿着,读完十一章,他想留些时间让自己休息一下,可是未能如愿,“爸爸,我们把书读完吧,求您了。”
莉泽尔摇着汉斯的手臂说道。汉斯挠挠头,翻开书,开始念,“第十二章,尊重墓地。”
没办法,对于莉泽尔的请求,汉斯总是很难拒绝。
他们从凌晨读到了早上,遇到莉泽尔不认识的词,就画起来,有好几次,爸爸都快睡着了。当屋外天色终于亮起来,爸爸合上书,说:“我们做到了,对吧?”
是的,他们做到了,莉泽尔从一个不识字的孩子变成了能把《掘墓人手册》一字不落地读下来的孩子。
圣诞节那天,莉泽尔特别开心,尽管她知道这个家一贫如洗,没有办法给她一个礼物,但她依然开心,也许这就是节日的魅力。
莉泽尔和路上的每一个行人说了“圣诞快乐”,然后一路蹦蹦跳跳地回家去。
回到家后,她发现圣诞树下,竟然摆着礼物,它被彩色的纸包着,特别好看,特别诱人。
“这是圣诞老人送给你的礼物,打开看看吧。”爸爸对莉泽尔说,莉泽尔高兴得跳起来,用尽力气拥抱了自己的养父母。
礼物是两本书,一本是《小狗浮士德》,另一本是《灯塔》,这两本书,莉泽尔发誓要读上十遍,激动过后,莉泽尔开始问:“你们哪来的钱给我买书啊?”
汉斯和罗莎对视了一眼,笑起来,“这个蠢猪,把所有的烟叶卷成脏兮兮的烟,拿到市场去跟吉卜赛人换书,八根烟换一本书。”罗莎抢先一步,回答了莉泽尔的问题。
这是莉泽尔第一次过圣诞节,也是她第一次尝到幸福的味道。
莉泽尔的封信
幸福的时光总是转瞬即逝,罗莎洗衣服的活计出了些问题,而且情况越来越糟糕了。
有一天,莉泽尔跟着妈妈走街串巷地送衣服时,一些老主顾告诉她们,以后不能再让罗莎洗衣服了,因为他们已经没有闲钱来支付洗衣服的费用了。
没了洗衣服的收入,对于莉泽尔一家会是致命的打击。
一个星期后,罗莎把莉泽尔拉进厨房,她神秘兮兮地说:“莉泽尔,反正你大半的时间也都在踢足球,不如帮我干点正事,以后就由你来替我收衣服了,派你出去,那些人多半就不好意思把咱们的活推掉了。”
“知道了,妈妈”。莉泽尔知道,不管她多么不愿意,都是没有用的。从那以后,莉泽尔就开始穿梭在了莫尔辛的街头。
总的来说,莉泽尔还是喜欢这个工作的,因为那些富人们在递给她衣服的时候,总是笑着,最重要的是,外出干活的时候没有妈妈跟在身边,她再也不用因为提袋子的方式不对就被骂了,这简直是天堂。
日子很快就到了一月,莉泽尔的学校开始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写作书信上。鲁迪给莉泽尔的信是这么写的:“亲爱的小母猪,你的球是不是踢得还像我们上次玩的时候一样臭,我希望如此,这意味着我还是能跑赢你。”
莉泽尔也写了一封信,莉泽尔的信是写给妈妈的,不是罗莎,而是她的生母,她觉得有一个人一定知道妈妈的下落,那个人就是把莉泽尔带到现在这个家庭的,收养机构的那位女士。
但信真的能寄到那位女士那里吗?即便能寄到,她愿意帮忙带给妈妈吗?莉泽尔不是很确定,但依然相信着。
那封信莉泽尔花了三个小时,写了六次才终于满意,第二天一早,她就找了张邮票把信寄出去了。之后,无意间,她听到了汉斯和罗莎的一段对话。
“你干嘛让她给她妈妈写信?”罗莎的声音充满关切。
“她问我的,总不能说不行吧。”汉斯回答。
“天哪,她应该忘掉她的,天知道她在哪,天知道他们对她做了什么啊?”罗莎说。
莉泽尔心烦意乱,脑子里一遍一遍地重复着罗莎的话,他们,到底是指谁?
从一月到二月,整整一个月的时间,莉泽尔每天都会翻信箱,但她始终没有等来妈妈的回信,她也每天都会给妈妈写信,现在,她需要把这些信全部寄出去。
可是寄信的钱从哪里来呢?她只能冒一次险了。
“怎么少了点钱?”罗莎把洗衣服的钱数了四次,但还是不对,“怎么回事,莉泽尔?”
“也许他们比平时少给了一点。”莉泽尔说谎了。
“你数过了?”
莉泽尔不想再说谎,她说:“不,妈妈,是我花掉了。”说完,罗莎一巴掌扇过来,莉泽尔来不及躲。
“你干什么了 ?”听语气罗莎真的生气了,莉泽尔还从没见过她发那么大的火。
“我用来给妈妈寄信了。”莉泽尔趴在积满尘土的地板上,不知道为什么,那一刻,她突然明白了,她所做的一切都没有用了,她再也见不到母亲了。
突然间,罗莎把脸靠近了莉泽尔,胖乎乎的,近了,越来越近,她蹲下来,在莉泽尔的耳边挤出几个字:“对不起,莉泽尔。”
此时莉泽尔渐渐平静了下来,但一行眼泪还是不受控制地流下来......
希特勒万岁
1940年4月20日,那将是一个充满欢声笑语和烟火的日子。特鲁德尔和小汉斯回家了,他们是汉斯和罗莎亲生的孩子。
特鲁德尔在一个有钱人家当女仆,她几乎继承了妈妈的全部丑态,走路摇摇摆摆,但幸运的是她说话很恬静。
小汉斯遗传了汉斯的大眼睛,不过他的眼睛却没有汉斯温柔,还没过多久,父子间的矛盾就浮出水面了。
“他们为什么没有让你加入纳粹党?你就干等着吗?新世界可不会主动带上你,你得自己走进去。”小汉斯说。
“没有加入纳粹党可不是我的错,他们手里现在还有我的申请呢。”汉斯反驳道。
“你从来不够关心这个国家,任何不忠于元首的人都是在同他作对,我看得出来你在和他作对。 ”小汉斯的语调越来越高,越来越激动,气氛渐渐有些紧张了。
“懦夫!”小汉斯最后甩下这句话 ,扭头就走了。
汉斯紧跟着来到门口,歇斯底里地朝那个背影喊:“懦夫?你说我是懦夫?”显然再怎么喊也没有用了,那个背影已经走远了。
今天,除了是汉斯和小汉斯争吵的日子,还是希特勒的生日,也是在广场上焚书的日子。在焚书之前,广场的演讲台上出现了一个男人。
他的第一句话是:“希特勒万岁!”第一个动作是:举起手臂向元首敬礼。然后他开始了演讲,“今天,我们终于把那些共产主义分子根除了!”
共产主义!又是这个词,莉泽尔回想起以前的日子,父亲消失了之后,母亲被逼着回答的问题,就和“共产主义”这四个字有关,莉泽尔几乎可以确定,母亲被元首带走了。
这四个字吞噬了莉泽尔的心,就如同焚书的大火吞噬天空一般。
着火的书
天一点点暗了下来,火光更加明显了,爸爸在和别人聊天,没人注意到莉泽尔,那么也就是说,现在是偷书最好的时机了。
莉泽尔慢慢地向堆积如山的灰烬走去,“三本书”,她仔细地看着没被烧尽的书,低声喃喃着。她走近,越来越近,伸出手,被热气烫了一下,马上她又一次伸出手,这一次她已经对温度和速度有了把握。
莉泽尔从灰烬中一把抓过离她最近的那本书,那本蓝色书的边角都烧焦了,她紧紧地攥着书,快步离开,已经顾不得理会书是不是还冒着烟了。
突然间,负责烧书的那个人喊起来:“嘿”!莉泽尔被这个声音吓到了,怎么办?如果被发现了怎么办?会被抓起来的吧?要跑吗?
一瞬间,莉泽尔脑袋里有一百种想法闪过,她缓缓地回过头,朝那个声音看去。
还好,还好那个人只是发现有书没烧干净,还好他只是想招呼别人和他一起去做收尾工作。莉泽尔的心总算落地了。
她用最快的速度把书塞进衣服里,向爸爸跑去。慢慢地,莉泽尔的脖子上冒出一圈热汗,衬衫下面,那本书像着了火一般,正灼烧着她的胸口。
她忍着剧痛和爸爸一起往回家的方向走去,离开前,莉泽尔最后看了一眼那堆灰烬,在灰烬几米开外的地方站了一个人,目睹了刚刚发生的一切......
-【结语】-
今天我们读到了 莉泽尔收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圣诞礼物,那是爸爸用手卷烟换来的两本书,莉泽尔开始爱上了这个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家,但尽管如此,她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生母,也依然没有放弃给母亲写信。
在寄出去一封封没有回音的信件之后,莉泽尔终于开始接受母亲可能再也回不来的事实,这令她难以接受,当然也有让她开心的事发生——她又收获了一本书,尽管这本书是偷来的,但她依然欣喜。
那么发现莉泽尔偷书的那个人是谁呢?这又会对莉泽尔以后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呢?让我们期待明天的阅读吧!
-【今日话题】-
对于莉泽尔来说,爸爸送的书是她最爱的礼物,那么你收到过的最喜欢的礼物是什么呢?又是谁送给你的呢?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故事。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内容,欢迎转发给你的好友或分享到朋友圈。阅读好书,共同成长,我们明天见,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