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事完了后,我喜欢观察自己当时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以及在此想法下作了什么样的动作,产生了何种后果,对自己,周围人有什么影响。一般结论都是鼓励自己好好加油,下次做好点。
下午课快结束时,主持人喊人事官去领绩效表,我正要起身去讲台那领表时,旁边不知道哪位同学跟我说后面那位非常积极的同学要去领。由此,我便坐下来,目送那位同学走上前去,自己也转而去做其他的事情。
谁知道那位同学并没有去领绩效表,而是去问自己胸卡的事。过了会儿,组里有人问我绩效表领没,我才意识到这回事儿。于是那位同学再一次去到前台,领回绩效表。要上交填写好的绩效表时又发生了点小插曲。有个同学的表没填完。但是问了相关工作的hr,说要算出平均分。我心里开始焦急,至少要半小时才能算出来。但那个hr坚持说最好是算出来。无奈,只好匆匆忙忙跑到自己的组里,对大家说赶紧算绩效。边说边发绩效表,打算分工。这时候,很多人开始质疑:这一会儿功夫怎么可能算得出来。我也一脸的茫然和认真:我问过hr了,他说要尽快算出来。就是在这几秒钟,我发现自己的激素水平以及血压在不断上升。当时,脑海里就只有一句话:尽快算出来,只要还有点时间,我就能办到。可是,现实是我遭到了很多同学的质疑,说这会儿怎么算出来。几秒钟后,话筒里又说不用算分数了,周围的同学才将我从焦急中拉出来,这样好了,不用算了。
事后,我反思自己。其一,领绩效表时,我应该确认别人是否真的去拿表。我才是去做这件事的人,其他人可能会偶尔去做我该做的事,但我不能因此将自己的责任转给别人,这样对自己不好。其二,但想法与实际不符时,我是否该做自我判断,然后再进行谈判,条件双方接受就行了,没有必要非得百分之百按照谁的意愿来行事。在这方面,我应该好好向潘哥学习,他是谈判高手。首先,他用比较真诚的语气,虚心的态度,尊重的礼仪来和别人谈判,如果不是十分苛刻,我想一般人应该都会答应的请求的。
又学两招。迎接明天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