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朋友发出的金句:2024,自己想要,自己创造!瞬间点燃了我潜藏已久的激情,感觉到被深度赋能。那2024年我想要什么呢?创造什么呢?我深深陷入了沉思。
一、读120本书
读书一直是我最喜欢做的事,今年争取每天至少抽出三小时时间去读书,一周读3本书,一月便能读够10本书。可读与工作、专业相关类的,名人传记类的,个人成长类的。
这个年龄读书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能改变自己的认知和心境,就像满腹诗书的杨绛所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都不屑。”这是文化底蕴达到极致高度者的认知。
二、写20W字笔记
为了更好的读书,读过后能有所记、有所用,能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就要把自己的领悟落笔记下来。每天都写,也能倒逼每天都读,有输出必定是先有输入。即便一天600字,一年下来也得有20w字了。
写不是原封不动的复制粘贴,而是添加自己的见解,用自己能懂、能表达的语言去记录,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想想便知这是最有赚的一件事情,时间久了自然写也能和读一样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三、要争取能有6W的可自由支配的收入。
四、认真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五、带父母去体检。
六、带母亲去复查。
七、带父母孩子争取能去旅游一次(这件事情需要建立在第3个目标能够实现的基础上)。
这些便是我今年的待办清单,以往的每一年也都有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没有纳入清单,导致目标模糊,一旦陷入混乱,这些事情便不了了之。纵然是重要的事情,也是一拖再拖,拖延症真是看不见的人生杀手。
拖延症本质上可以解释为是一种我们对现实认知产生的情绪,是焦虑、压力模糊不确定的综合产物。
当我们面对想做的事情时,内心兴奋、激动、渴盼,便不拖延。
当一件事情做起来简单又会立即见成果的时候,我们不拖延。
关于一件事情截止期快到了,迫在眉睫时,我们也不拖延。
但我们的大脑总是想趋易避难,我们觉得现实很难,或这并非我想要时,我们就有了拖延心理。而生活中不可能每件事情都是我们想做的,更多种情况是不得不做。
如此,我们不如主动赋予这件事情一个美好而具体的未来景象。让这件事情符合我们的目标和期望,变成是我们想做的事情。
比如我们都喜欢看电视剧、刷短视频,但我们可以从睁开眼就不去想这件事,这不是我计划内的事,便不列入今天的待办清单,纵然是累了,闭目沉思,放空大脑也不去想通过刷短视频放松自己。
读书是我待办清单,不紧急,但最重要的事。就算不喜欢、不想做,但读书能让我们的内心越来越平静,收获到的经验和甚至被颠覆的认知,能让我们感觉更值得去做。那便时刻想着抽出时间翻看几页,这样怎么会拖延读书这件事呢?时间一长这种行为就潜移默化成一种生活方式,就与拖延彻底摆脱了关系。
不想拖延,把要做的事情列入待办清单;不想做的事变成想做的事,因为他值得;确定想做后,便做出具体可行的下一步行动并跨出实践的第一步。
破局所谓的“开头难”,一旦开局,就可能一骑绝尘。让我们拒绝拖延,迈开坚实有力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