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的史记中,有两位君王令我十分重视。是刘邦和项羽。今天我来分析一下刘邦何以得天下,项羽何以失天下。
首先从他们的出生来看,项羽和刘邦同样是在一个不缺钱的家庭下长大,项羽小的时候十分光明磊落,而刘邦则在少年时期游手好闲邻里都传着刘邦好色的传闻。正是因为这个时候。所以才导致了后来两人不同的治国策略。刘邦你在少年时期的无奈,再到后来成为君王以后的光明磊落,两者巨大的差异十分得人心,就给别人留下了一个知错能改,也宽厚仁慈的君主形象。而项羽小的时候脾气就十分冲。后来对待自己的橙子,也是傲慢无礼,所以他失掉人心。还放跑了韩信。后来韩信到了他的军营里,他问韩信为什么不为他效力,韩信就给出了答案,就是项羽的傲慢无礼。而相反,刘邦的那种礼贤下士正是韩信所需要的,他需要一个非常宽厚的君主,来包容自己的傲慢。
再者就是智力的差距,刘邦在面对自己的老妇被擒的时候,放下了自己所知道的伦理道德,所以他才能以无赖之名取得胜利。项羽这是太爱面子,总觉得自己不抬高自己的君主形象,就不会取得极大的面子,好让自己的臣下服服贴贴。再到后来的垓下一战。他不是反思着如何到江东重振旗鼓,而是在想江东父老会如何在看自己,这是一种典型的弱者形象,他经不起失败。
再往前说,项羽在对秦始皇的态度的时候就已经把自己的本心展现了出来。他仅仅只是想打秦始皇取而代之,而不是向刘邦那样想成为像秦始皇那样的人。他只是一味地想去推翻,而并没有考虑过推翻以后自己的后果。
最后最大的一点失败,就是不会用人,或者说不会听取臣下的建言。项伯曾经在三给他推荐过许许多多的人才,比如张良。可是他通通都放走了,以及韩信在他的旗下的时候想为他效力,可是他一次都没有听过韩信的见解。而刘邦就不一样,刘邦懂得自己的实力如何他就十分清楚,自己旗下的智士为自己的谋划。他绝对会听。萧何在为自己推荐韩信的时候,他也是马上就采用了韩信说给自己的方式,结果,马上取得了重大的胜利。而项羽对自己的臣下也是会有很大的疑心,比如张良再送给项伯许多金钱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怀疑,项伯会对自己的忠心动摇。再到后来等到项伯都跑了,他才明白是自己的错。刘邦,则是时时刻刻都把征战的事,都交给自己的臣下去做。给予他们百分百的信任以及奖励。这才是他的成功之处。
只不过刘邦对自己的功臣没有留下任何的情面,再到后来建国的时候,他把韩信黥布都杀了。留下一群文官,让他们下乡当农民。最终留下一个只有新人的朝廷。没有任何权利十分清洁的政治,以及毒辣的手段,维持了汉朝将近三百年的统治。这也是他的成功之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