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朋友聚会的时候,我们几个小姐妹在一起闲谈,有个女孩聊到自己时,说她从来不会提前说出自己的计划,总是喜欢保密到最后一刻。
比如她父亲同学聚会的时候,非常希望她能够回江苏一起参加,她告诉父亲可能会去,如果没事的话。女孩也买了聚会前一天的车票,确保能够在聚会那天到现场,但是没告诉父亲已经买票了。
聚会前一天,父亲给她打电话的时候问她到哪了(确定她一定会到的语气),此时女孩其实已经上高铁了,但是她却回答说有事不去了。到了家乡,女孩给父亲的好哥们问出聚会地点,到了后发现父亲已经走了(可能是因为女孩没去的原因),然后她急忙给父亲打电话告诉他自己已经到了,父亲又返回来继续参加聚会了。
我们一开始都以为她这是怕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因为喜欢保密到最后一刻),后来又觉得她可能是想给父亲一个惊喜,但是已经上了高铁了还撒谎说自己不去,这样会不会太过了(导致父亲提前离场),但是在聊的过程中她说她很害怕被父母再次掌控,所以现在事事都跟父母意见相反,就像青春期叛逆一样,但是女孩现在已经毕业工作几年有余了。
我很肯定地问了她一个问题:你从小到大所做的选择,比如高中分文理科,高考报志愿选学校、专业等是不是都是父母帮你做的选择?!在场的姐妹都很惊奇,因为我说的事实得到了女孩的肯定。
女孩因为害怕以后继续被父母掌控,所以事事都想摆脱父母的控制而做出一系列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事情,这就是由于过去形成的阴影造成的对未来的恐惧,所以迫切想证明自己的独立,迫切想摆脱父母对自己的干涉。
其实这就是中国典型的家庭现象: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掌握着孩子的选择,以过来人的身份在无形中安排着孩子的一步一步。
为孩子做一个画像:内向,说话声音一般温柔,做事犹豫;
为家长做一个画像:强势,控制力强。
女孩就是这样,说话声音非常温柔,周围环境一旦嘈杂,她的声音就容易被淹没,我听她说了两句话就能断定这是一个被父母过度保护(或过度干预人生)的孩子,或许性格也唯唯诺诺。若放在从前,这绝对是典型的古代好女儿形象,出嫁前父母为大,出嫁后丈夫为天,顺服、绝对听从。
我还认识一个姑娘,提起她,所有人的印象就是:墨迹!非常墨迹,什么事都拖拖拉拉,多紧急的事到她手里都慢慢悠悠,绝对的拖延症晚期患者,一遇到事情就没主意了,关键是还处于一个领导级的位置,这导致整个组织都困扰不堪。
后来一聊才知道,父亲非常强势,是个企业家,生意做得还算有规模,姑娘毕业后就一直在家里的公司上班,从小到大,父亲基本都给安排好了,她只需要按部就班地走就行了。
观察周围人的性格就会发现,父母如果对孩子的干预程度大,孩子一般性格都比较“温柔”,长大后很依赖父母;相反,父母对孩子干预越小,孩子则比较独立自主。在孩子未来的工作、生活中,这种影响持续不断。
拿中美两国对孩子的教育来讲,美国孩子从小就被培养独立自主,学会对自己负责;而中国孩子,父母恨不得一辈子对其负责。
这就是原生家庭对一个人性格影响的力量,更细一点来说,这是原生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干预而对孩子造成的影响。
拿我本人来讲,我是个自我意识非常强的人,从记事起,我就掌控了自己的绝大部分选择,高一选择学校,高二分文理科,高考过后选择大学及专业,毕业后选择工作及恋爱,我很早就知道了,自己要对自己负责,因此每一个选择虽说不是全部都深思熟虑,但绝对不曾后悔。
我的父母对于我和妹妹的管理法则就是:只要不触碰底线就可以,要做一个正直、诚实、有原则的人。对于学习来讲,我和妹妹绝对是父母的骄傲,因为我们很早就知道了要对自己负责,我总是开玩笑说连学习都搞不定,那么人生可以掌控。
拿我周围的朋友来看,那些很早就学会自己做选择,或者说父母不怎么强势的孩子,发展得都很不错,或者说都比那些父母非常干预的人发展得要好,综合能力更强(当然背景强的除外)。
回头来看,如何克服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呢?
一是学会拥抱自己,正视自己,最重要的是接受自己,勇敢去改变。深度剖析自己,了解自己所存在的障碍,一一列下来,比如自卑、做事拖拉、不敢做决定(怕对自己负责),当你把自己目前所存在的障碍毫不客气地列出来后,你就已经踏出了第一步。
二是与原生家庭握手言和,孙俪和邓超的原生家庭都不完整,他们的爱情为什么如此幸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原谅,被父亲抛弃而重组家庭的孙俪后来原谅了父亲,当与心中的怨恨握手言和后就会发现,那些对自己生命造成的影响已经没有那么沉重了。
愿我们能够克服那些由过去阴影所造成的对于未来的恐怖!
愿我们能够学会掌控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