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成长教育》从气愤中走了出来。女主珍妮走过的路是我曾经脑海里幻想过的,却也因为深深地鄙夷而没有去实践过的。所以看电影就好像看到了自己选择的另一种人生一样。但我毕竟不是珍妮,我没有选择、也不会选择走这一条路。
我非常理解珍妮
试问哪个人不向往这个花花世界呢?
试问哪个年轻稚嫩的女孩能抵抗住阅人无数的大叔的步步紧逼?
试问枯燥和丰富,有哪个年轻人可以没有抗议的接受枯燥?
试问如果有条路有捷径通往你的梦想,你为什么会不走呢?
在枯燥乏味时,有个大叔来了,带她去看世界的繁华,于是理所当然的爱上了大叔。
对于珍妮来说
大叔的出现像是一场绚烂的烟火,照亮了整个夜空
她的梦想变得戳手可得,
那为什么还要去上枯燥无聊的课去接近梦想?
杂志上可以学习,生活中可以学习,
难道不比课本里学到得更多?
于是,放弃了生活选择了大叔。
电影很俗套也很必然的,她发现大叔有妻有子,在她抗议的时候果断弃之而去。珍妮无路可走,才幡然醒悟。
原来生活没有捷径。
电影毕竟美化生活,及时悔改,为时未晚。一出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桥段。
但是大多数的情况,更现实的生活,是像吴秀波的那个一样的。
一坨狗血,满地鸡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