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缘分,让我认识了糊涂群主,进入了项城课题群,聆听到亚珂老师的讲座,购买了朱晓平老师的《微教育》这本书。打开了一扇窗,让我更深刻的懂得, 感恩所有的遇见,因为人人是老师;感恩生命中的每一件事,因为事事是教案;感恩每一个地方,因为处处是学校。 让我由衷的感到:微教育,无处不在!
时间是2019年8月14日晚7:30,地点是项城课题群cctalk直播群,2019项城课题群网络教研(33)期“我来推荐一本书——《微教育》”活动正式开始。期待已久的我,早早的边做好了倾听的准备。
在刘芬老师优雅知性诗意的主持中,首先出场的是何亚珂老师,亚珂老师经常谦逊的称自己就是一棵小苔米,但我觉得她有大光芒!这一段时间经常读她的美篇,很是感动。做过美篇的人,都是知道何老师付出了多少,那一篇篇美篇,记录了孩子们游学时的点点滴滴,每一个孩子都是主角,可见何老师用心用情至深!
正像她今天分享的题目《见微知著》一样,窥一斑而见全豹,你从上述事件中就可以感受到亚珂老师的认真,大爱、善良、无私等优点。在今天的分享中,她依然是那么侃侃而谈。她从什么是微教育?教育是输入和输出;人事处”的教育;生活的智慧在于“度”;父母身教无处不在;教育是一种选择;教育在点滴积累等方面谈起。
亚珂老师说:“孩子好比一个空壶,我们往里面倒上铁观音,出来的就是铁观音;我们往里面倒上白开水,出来的就是白开水;我们往里面倒上咖啡,出来的就是咖啡;我们往里面倒上毒药,出来的就是毒药。”也正是由于孩子们身心发展尚不成熟,所以我们会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更简单点儿,就是我们通常会说的:“孩子就是一张白纸,我们把想要把她画成什么样,她就会成为什么样。”证明了我们对孩子们的影响是极大的。
第二位分享者宗玲玲老师和她的爱人,她们分享的题目是《本盛末荣》。之前因为做网络教研分享,去过玲玲老师家,感觉她很热情,很温暖。今天他们以夫妻档的形式来分享,足见他们对家庭教育的重视。
他们分享的的内容是“不要总在叶子上解决问题”。的确,“孩子”就是一棵小树苗,有很多树叶。树叶就是孩子成长中的优缺点。绿色的叶子代表优点,黄色的叶子代表缺点。当父母期待孩子完美的时候,总是会花很多的时间去摘除黄色的叶子,却对绿色的叶子熟视无睹,并且忽视了自身的成长和良好环境的营造,最终,以“爱”的名义毁了孩子。所以父母须明白,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如同培养一棵小树苗,不是在黄叶上花时间,而是在根部在环境上花时间。
生活中,真的是如此。越关注黄叶,越关注孩子身上的缺点,孩子会越来越厌烦,缺点有增无减。把目光转移到孩子的优点上,不断地去放大他的闪光点,孩子会更加积极向上。对于他的缺点,作为父母也要不断学习,反思自己身上是否存在这样的问题,以身作则,积极改正。
如果爱孩子,请接纳孩子的全部,包容缺点,其实,换个角度,缺点的背后往往是优点!教育不能舍本逐末!
第三位分享者是曾黎明校长,他分享的题目是“爱与智慧”。朱晓平老师的恩师说过一个理论,叫做“三个中心”:道中心、梦想中心和阶段中心。梦想中心像一个灯塔,指明了我们要前进的方向,阶段中心像一个个里程碑,带着我们不断前行,当我们追逐着梦想实现一个个阶段目标的时候,我们发现,最让我们欣喜的不是一个个目标的实现,而是自我的圆满,这就是道中心。
曾校长是一个教育理念的践行者。他把“三个中心”付诸实践。利用“三个中心”理论帮助孩子设计人生,让女儿自己设计了“女儿高中三年规划”,之后女儿的变化惊人,“儿子的小学六年人生规划”,让孩子做美言美行美心的少年。还谈到让接纳孩子的一切!
更让人感动的是糊涂群主道出的分享会背后的故事:曾校长今晚正在陪亲戚在外面吃饭,然后为了这次网络教研活动,硬是把亲戚扔在了外面,给大家分享!真是胸中有大爱,心中有情怀!
喜欢朱晓平老师的送给曾校长的签名“爱与智慧,心开花香,幸福分秒。”让我们在微教育的路上,学会爱,拥有智慧,心花芳香,让幸福之花开在我们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落!
悠于不语斋
2019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