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 | 拾贤君 编辑 | 拾贤君 审核 | 拾贤君 配图 | 拾贤君
“90后”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代名词,年龄最大的都有三十一了吧,最小的也有二十一了,这个年纪,不够成熟,也不能幼稚。
尴尬的是不能孝敬父母又不能照顾家庭。
工作没啥起色,生活过得一团糟。
干着“九九六”的工作,难得的一天休息,再也没有了外出游玩的兴趣。
想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却过着“上班、加班、节假日正常上班”的生活。
婚前
工作后的自己,父母的每一通电话都由:“爸(妈),我没钱了,给我打****钱过来,要是其他没啥事了我就挂了”。转变成为了:“爸(妈),我给您打****钱过来,您自己喜欢啥就买点啥,您老不用挂念,我有钱,不要担心,我过得好着呢,您记得照顾好自己,保重身体啊。”
挂了电话,看着空空荡荡的出租屋。想起自己还没吃晚饭,打开二手市场淘来的旧小冰箱,看着前几天在超市买的泡面,想了想:就吃泡面吧,你又随手剥了根肠放里面。
过了多久,一个平常的周日休息。一个年少的朋友突然来到你工作的城市,说来你的城市出差,刚好来看看你。
朋友的来电打乱了你原本的生活状态。起床,收拾屋子,下楼,挤着拥挤的地铁。进入超市,买了一点蔬菜,两斤肉,一些水果。
饭后,朋友离去,送离了出租屋,看着小小的房子,收拾了起来。
洗漱躺下,看着手机,打开微信看了看,退出,打开*音。突然你收到一个微信消息提示音,赶紧退出点开微信。噢,原来是微信运动啊,说着就要睡觉,放下手机。嘀嗒~嘀嗒~嘀嗒,不知道过了多久,你翻看了手机,都快两点了。
周一上班,工作了没多久,主管找到你:说这份ppt糟糕透了,我要的工作周报呢?让你做个工作报表你都做不好,……,你能不能工作努力点啊,能不能有点上进心。
可是没人知道那份ppt是你熬夜几个小时写出来的,工作报表也是下了班刻苦做出来的。
拿着四五千的工资,得交房租水电,得给家里汇钱(因为没在父母身边,总觉得自己亏欠了父母,自己主动汇的),自己留个七八百生活费,偶尔路过商品橱窗,看到一双喜欢了好久的鞋子,再看看价格,还是离去了。
恋爱
工资上涨了,你也有了更高的职位。
后来,谈了个对象,也是偶然的一次工作年会上认识的,ta没有大手大脚的花钱习惯,两个人总想着能攒一点儿是一点儿,计划着结婚、买车、买房。
生活没有了以往的那么孤独单调,有了情侣之间的一些小情趣
两个人总是为了工作每天忙忙碌碌,一天没有多少在一起的时间,各自忙碌着各自的工作,下了班儿,窝在出租房里,看着温馨的肥皂剧。做做家务,收拾收拾屋子。
你的工作时间安排由“九九六”变成了“九九五”。你有了更多的时间,周末可以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原本计划着去**地方旅游的计划一直也没实现,周末,两人最远的地方就是到郊外散散步,偶尔看场电影,逛一逛商场,偶尔也买件自己喜欢的鞋服,一起喝奶茶。
婚后
家里人总是催婚,领了证儿,买了一套不大不小的房子(首付),总算有了自己的小窝,父母给你买了辆十多万的代步车,也算有车有房一族了。
婚后的你,工作似乎进入了一个紧瓶期,不上不下,应酬不断。
孩子出生了,生活的压力再次向你压了过了。房贷、奶粉、纸尿片、……。
自己的小家庭也开始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吵地面红耳赤,喋喋不休。
吵归吵闹归闹,生活还是得继续。你开始理解她的辛苦打扫,整理家务。她开始理解你工作的奔波劳碌,酒席应酬。大家都开始相互理解彼此包容。
以上部分内容来自于身边90后的生活状况。本文为杂谈式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