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认真地看了日历三秒钟,已经是2月21号了,恍惚间想起前两天在朋友圈看到了雨水的节气海报提醒,啊,已经春天了,雨水都过了。
立春我都没反应过来呢,怎么第二个节气都过了。
定了定神,时空在身体里穿梭,恍惚间觉得还没好好冬眠一下呢怎么就该打起精神迎接春天了呢,恍惚间想起去年春天刚要展开新的生活,却被什么打断了,去年的春天都还没缓缓展开,怎么又迎来了新的春天,去年的春夏秋冬怎么就过去了呢。
不敢沉浸在错乱的时空里细想,只感慨年龄是大了吧,社会的节奏也越来越快了,一年年过得太快了,一个春天还没细过,又来了一个春天。
年龄越大越觉得地球绕太阳一圈一次比一次快,当然也跟自己一年中所做的事情有关,如果做了很多事还是会觉得地球转得比较慢吧。
只怪自己这一年求了平静吧。
我一直认为要想把日子过好,不仅要多专注在小事上,还需要对四季敏感,在每个节气到来时搞点仪式感,否则会觉得时间虚无,天地混沌。
这个仪式感不是在朋友圈发节气海报,是要去大自然了观察和感受每个节气到来时天地万物的变化,吃一些对应时节的食物,若有情调,那再寻点古意,搞一些古人的生活趣味,去南北方对比对比,应季地踏个青啊,晒个书啊,称个斤两啊,添点膘啊。
十几年前我看了一本介绍节气的绘本,作者叫PP殿下,把节气介绍得十分可爱有趣,引起了我对节气的兴趣,从那以后便对四季变化敏感起来,每到一个节气我都会去观察大自然是否按照古人总结的规律起了变化。这些年极端天气较多,很多时候天地变化确实不在那个规律内。
对了,在我刚刚爱上你的日子里也总会在每个节气点上给你和四时有关的浪漫和天气变化的养生提醒。
去年呢我又看了两本跟四季有关的书,一本是安意如讲节气的,与美食有关,里面有她去各地吃到的美味,还有体会到的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情感。另一本是日本的画家根据四季展示出的日本传统色,让人感受到了五彩缤纷的天地万物和人类生存的智慧及浪漫。
安意如讲节气美食的那本呢我去年是从立春时节开始跟着看的,书中的节气和当时过的的日子同步进行,一直看到夏天的大暑就没再继续了。持续一个月的高温天热到对一切都失了兴趣,身心俱疲意识混乱,一页书也看不进去。等到天气凉爽下来又觉得书中的节气已不能对应我正在过的时节了,会有时空交错感,遂搁置,想着等来年大暑再续。
想起来去年春天的时候来了灵感,写了一封熙炎给束阁的信,本来是想着让熙炎在芒种时节回到月之境与束阁甜蜜地过夏天。无奈立夏一到,我每天都想出去玩,从故事的世界里跳了出来,灵感也没了,就没续上,今年看看春天能不能回到故事里让二人腻歪腻歪。
《日本传统色》那本是去年秋天买的,呐,当下便从秋天的色彩翻开看了,看到隆冬时节的某天发现还剩一页就把冬天的色彩全看完了,那一页忽然就舍不得翻了,踟蹰了一会儿,掩卷储存。存到过年前的一天,像拿出藏了好久的零食似的把那一页翻了出来,将冬天的色彩心满意足地看完了,得到了延迟的满足感,等于多倍满足。虽然只有那么一页。
想着等立春以后再一点点看春天的色彩吧,过年前却忽然感冒,每天难受到厌世,看不进去别的东西,又总想看点什么美好的,就又拿起这本不用思考的绘本看了几页春天的颜色,也是想看到一点春天的温暖和美好吧,像是药一般缓解了我感冒的难受感。
这会儿倒是过了雨水,可以好好去欣赏春天的色彩,可惜回家没带这本绘本,那就暂且储存着春天的美好吧。
这两本书算是我去年认识的好朋友了,陪着我走过四季,把小小的日子过得有了色彩和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