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早独立的孩子成年后,往往难以承受现实世界的冲击,不敢发出自己的声音,想象世界到处都是冷漠的拒绝和充满敌意,无法进入温暖有回应的真实关系。
小时候,我也曾经是“别人家的孩子”。
学习好,有礼貌,懂事,不给别人添麻烦。不会提出无理要求,也不会要这要那。
那时,我是所有人眼中的好孩子,好学生。我的父母被人人艳羡 ,我的青春没有叛逆期。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平庸的穿梭在人群里,还是那个不敢发声的好孩子,现在是个好员工,好妻子,好妈妈,好儿媳……
却不是个好自己。
在为任何人好之前,先为自己好,让自己好起来是为别人好的前提。
自私这个词是贬义的,中学学过政治,说,人都是自私的。我很质疑。
现在想想,很对。
我曾经事事为别人想,把自己的需求打压。为的是什么,是找到存在感。
因为儿时被太多的“看不见”伤害,存在感极低,安全感很差。于是,为了让自己不那么难受,就围着别人的感受打转,为的是别人的一句夸奖,为的是证明自己足够好。
童年,讨好又乖巧。
当妈妈的反应与孩子所关注的内容完全不相关,这种反应被存在主义精神病学家莱茵成为“无关反应”。
若孩子经常得到父母的无关反应,甚至是漠然的无反应,就会产生巨大的虚无感,无法确认自己的存在,自我支离破碎。
想必很多人都经历过或者经历着这样的妈妈,爸爸。
“妈妈,你看我”“妈妈,这是什么”“妈妈我觉得有点害怕”……这些声音被幼儿发出来,声音那么渺小那么容易被忽略。
通常是孩子叫了好多遍,妈妈才好像忽然被唤醒一样抬起头来,敷衍几句。
我从小不缺吃穿,却缺少感情上的关爱。对母爱也曾有过呼吁,最后换来一句“多事”。
于是心门渐渐关上……
提要求变得很羞耻,想吃的东西不敢要,想要的玩具默默忍下,唯有做个省心的乖孩子,妈妈才会欣赏地看我两眼。
我的青春期推迟了十五年,在三十岁这年开始叛逆,可是叛逆的成本太高了,家庭,工作都已经尘埃落定,反抗和折腾都变得困难重重。
但,值得庆幸,在我的有生之年,我找到了自己,纵然已经三十岁,一切还不算太晚。
小时候的感受没有被父母看见,孩子容易变得麻木。
我儿子总是出了一身的汗,却不觉得很热,不知道脱下外套。碰疼了哪里也从来不哭,除非已经出血到非常严重。
曾经我以为他很坚强,现在看到这句话,心里忽然很痛。我从小不被看见,于是我也沿袭下来,让我的孩子受罪。
他还小的时候,我对他进行过睡眠训练,看着他哭,不抱他,怕惯坏他。吃饭睡觉定点定时,我是标准的看着书本养孩子。孩子本身没有被看到过,我把他当成了物品,把他当成了机器。
我以为我在对孩子好,我以为我能避免我儿时的创痛,可是伤害只是换了个模样还是来了。
我自说自话地做着自以为对孩子好的事情。可是全程我都没看见他这个人。更没考虑过孩子的感受。
轮回就这样开始了,防不胜防。
教育的本质,其实是父母的自我修行。
让感受流动,关注感受,放下自以为是的大脑的评判。
每个人成为现在的样子都自有其原因,我们能给予的最好的支持,就是不评判,不打扰。
这样的关爱也给自己,自己对自己说,亲爱的,我允许你。
愿当年那个好孩子活出真实的自己,不逢迎,不讨好,不再外求寻找存在感。
无须完美,但足够诚实。
让我们有一个丰盛而不用力的人生。
当我不再制造分裂,
安住于内在的中心,
一切资源向我涌来,
我就是宇宙的中心。
读《当我遇见一个人》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