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个题目也是偶然的。某天在黄晕的路灯下骑自行车,突然就想到了早年间在家里第一次看到城市的模样,那种欢呼雀跃也是令人欣喜的。物质匮乏的年代,反而更容易满足,物质发达的今天,我们要求却更加高远了。
生长在乡村
从小是在农村长大的,或者说是乡村张大的,周围熟悉的也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当然他们就是我的父辈祖辈,邻里乡亲。到现在虽然工作生活在城市里,享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一切便利,但是想到自己的家乡总感觉是心灵的栖息之地。
和城市的初体验
大约小学的时候,有一次,我总感觉耳朵嗡嗡响不停。妈妈说应该是长时间没有掏耳朵的缘故。去城里医院掏一下就好了。我并不知道所谓的城里在哪里,只是知道那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在寒冷冬季,凛冽冷风吹过,我就村里的人说,在城里抽奖,抽到了一台桑塔纳(一种德系的小汽车,现在不甚流行),运气差的也会抽得几袋洗衣粉。于是想到这应该是一个很好玩的地方。后来看电视时,才发现很多的故事都是发生在城市里的,帅哥和美女的凄美爱情故事,乡村的电视少之又少,但是出现来的乡村题材的电视剧,都是很不错的,记得有演东北农村的电视剧,讲的村支书的事情,比现在流行的《乡村爱情》早很多。那时在舅舅家我看的津津有味。基本上影视里的乡村多半是东北农村的景象,那里有亚洲人气舞王尼古拉斯-赵四,有很多的有趣的故事。
而我这一次要去城里喽,欢呼雀跃。跟着妈妈,也算是第一次做公共汽车去我们的县城,那时感觉似乎是进了天堂。竟然还有卖面包的,我生平第一次吃上夹着热狗的面包,欣喜之情溢于言表。甚至是生平第一次跟着伟大的母亲下了馆子,不用自己做饭,想吃啥就点啥!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所以当时对母亲是相当的崇拜。看到的街道是个隔开的,有警察叔叔站红绿灯。现在看到这些司空见惯。人都有第一次,往往都印象深刻,刻骨铭心!
和城市打个照面
在高中之前还有几次和城市打个照面的时候。小学去城里参加数学竞赛,那时已经是1999年了,正好国庆50周年,我也刚参加完姐姐的婚礼,就跟着班主任一竿子人到城里竞赛。我毫不犹疑地将自己道听途书的过于国庆节当天北京控制下雨的内容写到了作文里,走出考场时长长舒一口气,得意洋洋对语文老师说我的作文写得可不赖。结果忘却了,只知道数学考得还行,拿了点名次,语文终于是没有了音讯。
好吧,也不要笑话我,这一次,我又吃到了现在很平常,但是很新鲜的小笼包子。三五成群坐于小贩桌前,一屉热腾腾的小笼包子,还有一碗很开胃的酸辣胡辣汤,但是津津有味的紧。
和城市的正面交谈
真正和城市正面交锋则是上高中的时候,终于不是在乡村了,这个我也说不上是欣喜吧。只是好高中在城市里啊,我去的地级市里。也跟着叔叔第一次去了动物园,公园,游乐园,你能想到的各种的第一次的体验,就是在那时实现的。那时已经是少年的,03年的样子,所以并不是特别的兴奋。等到看到高中的班级时,不禁震撼,这么明亮高大的教室,这是学习的好地方。后来才知道,原来我在这个班级真的是美女如云啊,比我后来的大学或者是工作后待过的地方的美女都多,当时我是不知道的,只是觉得有几个女生的皮肤很好,即便是齐耳短发的打扮也令人神往。现在回想我错过了N段美好的感情,我情感的荒芜,真是不应该啊。哈哈。
高中的几年生活,我并未在这个城市里深入地逛,周末也是充斥着学习,最好的娱乐在我看来就是看书,当然是课外书。所以,我现在对那个城市还是陌生的,甚至不如我大学四年带过的长春,工作两年的天津和北京。这并非不好,只是当时没有意识罢了。就像当时对美女不感冒一样,毕竟当时是有远大抱负的,被现实撞得头破血流后,就人更现实了,才注重眼前了,也懂得了美女这种东西,该欣赏的时候就去欣赏,过期不候啊。你尽可以在城市里找出来万千妙龄美女,却止不住看到一个乡村天然纯情女孩而情思神往。
关于城市乡村的思考
生活就是这样,不仅是美女,别的东西也是一样,虽然乡村不如城市,乡村发展成城市也是趋势,但是某种可以保留的美好在慢慢消失。人累了,心累了,回到初心原点看看,看是可以懂得何去何从的。我还会在北京这样的城市几年,或许去别的城市,但是终究不会在乡村很多了,虽然根在那里。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地方想起。故乡乡村就在我心里,城市城镇也在我心里。两者也都成了我的故乡了。等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时,相信他(她)体会到的将是另一种风景,一种穿梭转换与城市和乡村的角色体验,未来的美好需要我,也需要他(她)去创造。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成长的岁月以及为了美好生活付出辛勤汗水的乡村和城市的劳动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