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很多人会认同毛姆的观点:读书为了娱乐与享受。那么写作呢?写作是为了金钱还是乐趣?要是规定写作必须与与钱有关,那像我这种相差十万八千里的业余选手,该如何处之。
好在今时不同往日,大不同的时代,自媒体的时代,似乎人人都可成为作家的时代,我也成了弄潮儿。
我读书是为了娱乐,写作是为了自娱自乐。
从6月份开始尝试写作,到7月份参加了21天打卡写作的活动,到今天活动结束,按计划要写一个总结,但我更愿意说这是一个开篇。
在6月份,开始写作的时候,我觉得反正目的是自娱自乐嘛,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也没多大所谓。但写的过程中也很艰难,脑海里翻江倒海,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的感觉,几乎每天都有在发生。这或许就是没有天赋的纯业余新手一种通病吧!
因为我没有写作思维、写作语言和写作习惯。面对困难,接近崩溃,我想这才开始,不能就放弃吧。于是乎,就决定参加了21天写作。
但并不是说,参加了这个活动后,我瞬间就能牛比起来了。因为每天都要写,绞尽脑汁,熬到深夜,有时候也完不成不成任务,很失落,崩溃。
我发现自己还算有点小原则吧。也不能乱写一通就算打卡呀,因为写完了,还是想公开分享,分享出去的话,就要写点自认为还不是太差的文字。
我发现自己还算有点小自律吧。坚持打卡写作17天,每天近1000字。有写生活,也有读书笔记。虽说是参加了活动,但是并没有人强迫,没有人鞭挞,更多的是自律,尽力而为。
我发现自己还是小有收获的吧。主办活动的弘丹老师,会组织给小伙伴做分享,关于写作的,关于读书的,关于写小说的。我看到其他参加活动的小伙伴,非常积极,也很坚持,观点也有很新颖的。对我也起到了较好的带动性。
是不是以后又多了一个分享平台!活动群不解散,继续写作,继续分享,对自己也是一种推动吧!
我似乎要形成了一种习惯。为了保证21天活动的打卡次数高一些,我尽可能的合理安排生活作息时间,处理事情,读书,思考,然后形成文字。通过这21天的,一个小小锻炼,这种模式或许就是我以后工作、读书、写作的一种习惯吧!
所以与其说是总结,倒不如说是开篇。
开始更大量的阅读,广泛的阅读,开始正确的练习,练习写作。就像在毛姆的作品里,他介绍了其他作家的特点,有非常好的观察力,洞察力,思考力,想象力,或是好的文体,只要发挥其中一个特点,就可以写出优秀的作品。
请容许我大跨度地想一想:我可否也找到自己的特点,坚持锻炼,形成优势,是不是也可以写出好点的文字呢!
写作三部曲:尝试,坚持,突破,尝试开了就要坚持,坚持中寻求突破,突破下继续坚持!
我是否可以说,已经迈过了尝试的门槛,要继续努力挺进坚持与突破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