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一:
二楼的书房墙壁局部墙皮脱落,前几天物业派工人修补。
修补过程需要四步,第一步刮去墙皮,第二步涂补墙膏,第三步打磨,最后一步涂乳胶漆。每一步都需晾干以后才进行下一步,中间间隔一两天。
为了腾出墙面,书房的摆设被打乱,加上补墙膏的气味太重,因此一个多星期没在书房里画画了。书桌上摆满画好的画,以及各式各样的画笔、颜料盒、颜料瓶,桌子旁边堆了一堆没画好的画和画框,书橱上摆着手绘石头手绘葫芦摆件……按照来参观的邻居的说法,一眼就看出这是书香人家,是文化人。
原来,室内有书桌,书桌上有画笔颜料,墙上有画,书橱上有书,就可以装一装文化人的门面了,在部分邻居的眼里也贴上了“文化人”的标签。
补墙的师傅很年轻,看上去三十出头,不爱多说话,我们也不多说话。他拎着沉重的补墙材料,敲门,然后上楼,在摆满画框的书桌旁边忙碌,在书香墨香中,涂着刺鼻的补墙膏,创作他自己的作品。
一个多星期,他就这样在我们家的书房里进进出出八次。其间,他一定会有意无意瞥到墙上和书桌上那些画,书桌旁边堆得高高的一摞画框,他或许在心里产生过问号:这家人是做什么的?这些画是谁画的?男主人?女主人?他们是画家吗?
满桌都是画笔颜料和画好的画,他们一定是画画的……猜想他一定在心里好奇了一瞬,但是他只说他工作中该说的话,多余的话一句不说,一句不问,踏踏实实做自己的一份事。他的好奇没有答案,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给我们留下踏实可靠的印象。
看我简书的友友一定也有过好奇:这个人是做什么的?画画的?画家?
可惜我不是画家,也不是专业画画儿的,我是想当画家没机会学画,直到退休了才业余画画儿玩的。
随笔二:
抽空画了这幅针管笔街头速写,捕捉到这样一个镜头:买菜的要看秤,看看斤两足不足,卖菜大妈非常自信地让卖菜的看秤:看!几斤几两,秤杆高高的!
我想起从前买菜的时候,街头卖菜用的都是这种杆秤,虽然根本就看不懂秤星子,却还是装模作样地盯着秤星看上几眼,好像能看得懂似的。不懂装懂,还害怕卖菜的看出自己不懂装懂,心虚,哈哈!
你见过这种杆秤吗?你会认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