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萍和数学,这两天你一定听了很多,看了很多,甚至感慨良多。
可能会有人和我一样,觉得如果我当年上学的时候,能遇到如此良师,那现在的生活,是不是也会大不相同。
其实了解完姜萍的经历后,我想到了上学时候的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小学一年级期中的时候,那时只考语文和数学,也只有这两门被称作主科。而我当时以数学92的高分和语文9分的成绩,喜提“请家长”。当时我也不知道请家长是什么意思,只是很高兴地跑回家跟我妈说,老师让你和我爸明天去学校一趟……
忘了当我爸妈见到语文老师后,得知我只考了9分是什么反应,只记得数学老师给我们看我的数学试卷时,我还看出了一题明明答对,却被老师打错了。从那之后,他们就开始在我的语文上下功夫,每天让我默写生字,学不会不让玩,而数学考90多分的事,就像没发生过一样。
另一件事是上初三的时候,不知道现在初中的化学是几年级开始学,我那时是初三才开始学。初三前的暑假,有位亲戚初中毕业,教材都留在了我们家,无意间我翻开了化学书。当时就被书中的内容给吸引了,外加整本书做满了笔记,读不懂的地方,看下笔记就理解了,那一刻,我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只不过,我其他科的成绩很差,包括数学也早就不是当年的水平了,因此我被老师安排在了最后一排。按照当时的排序,成绩越差,坐得越靠后,显然我早就被定义成了差生。而当时我们的化学老师由于有事儿,临时又换了一位,他似乎不知道坐在最后一排的成绩都很差,于是让我们上去默写化学方程式。
原本大家都认为,我们肯定写不出来,甚至倒数第二排的还等着看我们笑话。可我上去后,很快就把老师要求写的方程式给写了出来,这时他们才发现,原来我的化学这么好。中招考试的时候,考完化学我很自信地跟我爸说,化学能考满分,他问我满分多少,我说40分,他听到后说就算考满分有什么用呢?也才40分?!
再后来,我的成绩就越来越差,原本擅长的也慢慢开始学不会,高考也只考了二三百分。说这些并不是想要指责什么,只是想说,当你对某件事产生兴趣的时候,你真的能做到比大多数人做的好。
姜萍也是一样,如果仅仅是靠勤奋刻苦,她不可能从数学中感受到快乐。就像当年学化学时记化学方程式一样,成绩差的一般都采取死记硬背,而我会去找规律,甚至去联想这其中的化学反应,这就是兴趣。
包括写作也是一样,这些年,我经常看到有人说写作要“熬”的住,做自媒体要“熬”的住。不知道说这些话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但我可以肯定,他们能用“熬”这个字来形容写作,大概率是没从写作中感受到什么乐趣。
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的,首先我的公众号已经写一年了,如今也才有1500多个关注。每篇文章的阅读量基本都是两位数,偶尔会有几篇过万阅读量的,可两位数的阅读量基本是常态。按照市面上做公众号的标准,我这个号,没有什么运营下去的必要。
可我就是能乐在其中,每写完一篇文章,都觉得很有成就感,看到有人点赞,我就开心,如果文章阅读量突然爆发了,我也开心。可如果文章没什么阅读量、没人点赞、没人关注,我也同样开心。因为从写作的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了乐趣,这种乐趣就像你遇到一位很久不见的故人,一聊起来就忘记时间的那种感觉。
比如当我写自己的一些童年经历的时候,虽然有的人看完我的经历后,觉得很心疼。但我本人在写完这篇文章后,是一种释怀的感觉,是一种把心事放下的感觉,这就是我说的,写作可以治愈一切。
甚至有时我会想,当年教出我这个语文考了9分的老师,如今知道我开始写作了,她会作何感想。但这都不重要了,我能享受其中就好啦。
其实关于学习,孔子早就告诉我们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愿看到这篇文章的人,以后做的事,都能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