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艺不易,但谈起艺术,就不得不说起艺术发展史。艺术家的语义其实一直有变化。在中世纪乃至19世纪之前,艺术家更倾向于匠人、手艺人、工人的概念。贵族或工会给艺术家下订单,定下创作的主题,由师傅和学徒一起完成。想从事艺术,必须经由工会认可,并且兢兢业业担任学徒多年后才能有机会作为独立艺术家打出一片天。从古代起,学艺就意味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鼓着铁柱磨成针的一股劲儿,才能锻炼出合格的手艺;故人云学艺不易,一点都不夸张。
近代开始,艺术家不再被当作单纯服务于顾客的工具,逐渐通过作品来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此时的艺术家才算更贴近现代的创作者。但即使有了重视创作者个人表达的趋势,工匠精神依然是艺术家必不可少的信仰。无论是哪门艺术行业,入行必须要从基本功踏踏实实做起。艺术家的手艺功夫能构成作品的骨肉,而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就赋予作品魂神,二者缺一不可,且二者互相辅佐,才能让作品完整鲜活有生命。
很多艺术作为来讲消遣爱好十分闲适,但倘若想作为专业学科发展,那就需要付出极大的心血,甚至极其残酷。波兰裔美国著名导演理查德·波列斯拉夫斯基在其作品《演技六讲》中就谈到,表演不是来教的,是引导的。你要么是一个演员,要么就不是。艺术和体育一样,都是需要靠一定天赋吃饭的学问,且需要后天持续训练才得以发展。真可谓人人都爱艺术,但不是艺术爱人人。也因此,很多人止步在让艺术作为美好消遣爱好上,不愿多尝其中的苦。但即便如此,还有很多人选择了刻苦进修艺术。在我个人看来,能为艺术吃苦,也是一种幸福。
谈到为艺术吃苦,就不得不讲“戏比天大”。表演艺术是一个需要人内外兼修、平行发展的学科。斯塔尼斯拉夫斯基主张体验派表演,要求演员要对角色进行内在的体验,理解人物思想与动机,感受人物情感,然后再外化地呈现出来。这既需要演员有良好的文学素养,能单凭剧本文字理解人物,也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人生阅历,找出表演的关键支点,还需要扎实的台词与形体功底,能真正通过自己外化地呈现出角色。只有这几点都做到了才能构成完整又出色的表演。除去对演员基本素质的要求以外,在进行表演创作时,为了艺术呈现效果,需要演员克服一切困难;从基本的心理障碍,如怯场、恐惧,到环境的考验,如极端天气,危险情景。很多贯彻方法派的演员则秉着要呈现出最好的精神,戏里戏外都保持与角色一致,甚至牺牲健康和生活,为的是让镜头与舞台前的几十分钟更加活灵活现。这些演员彻彻底底做到了“戏比天大”的信仰,值得人敬佩。
然而,虽然由衷敬佩羡慕那些演员,我个人是秉着“戏同于天”的信念的。艺术与生活并不冲突,二者应该是互相滋养与成就的关系。作为演员,既要有入戏的猛劲儿,也要有跳戏的巧劲儿。可以热爱艺术,但不必非得痴迷才能证明你热爱;如果演到八分效果就正好,那何必非要演得过火呢?不如说,热爱艺术,也教会了我热爱生活与生命。创作艺术这其中的投入把握度与拿捏则是一门高深学问,表演也是一门活到老学到老、学不尽的艺术。
学习表演艺术和任何艺术,本质上都是学会活着与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