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现简书上有许多介绍阅读方法的文章,也有不少关于读书方法的书单推荐等等。似乎,很多读者都在为“阅读方法”所头疼。“怎么更高效地读一本书”好像变成了困扰大家的问题。
我不禁想:阅读真的有这么难吗?难道阅读还有通用的方法?真有拿来就用的好方法吗?
在阅读了《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样读书就够了》《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洋葱阅读法》等等书籍以后,我发现了,其实阅读没有那么难。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方法,但是在这些书里,似乎都有一些共通的地方。其实说白了,阅读方法并没有那么高深。你只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原则即可,试想,每个人的读书习惯不一样,又怎能都通过书籍去按部就班一步步来做?
其实读书可以简单地分成——读前、读中、读后三个步骤。
通过阅读书籍,加以总结,为你提炼了三个小原则。其实,只要掌握了下面三个原则,再辅以自己个性化的阅读习惯,想必可以提高你的阅读效率。
在之前先定义一下这里的阅读:是为了提高自己眼界、专业知识、提高认知方面的阅读。阅读一些轻松的小说、新闻资讯、漫画之类的不在这次的讨论范围之内。
原则1:明确知道自己要读什么书。
很多人都在网上推荐书单,但真正走心的书单,你是看得出来的。在面对鱼龙混杂的图书市场,怎么挑选出一本好书,其实是很多读者一直希望有的能力。
面对这些书单。首先要做的一点是,你要知道自己的现状,你需要知道现在什么对你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这也是由你的认知决定的。知道什么是你的刚需,那就去阅读相关的书籍。
这是你高效阅读的第一步。
如果你是职场小白,此时一些职场干货或许更适合你,而不是读点暖心小说。因为即使治愈了现在,可是帮不了你解决你工作的问题;如果你沟通一直不畅,一些沟通技巧没准儿更加对你有用。如果你苦于对孩子的教育,那么就去读点育儿教育方面的书本。一定记住,网上流传的“好书”没准儿只是在某些方面非常突出,但是,好的不一定适合你。而是应该反过来,只有对你有用的好书,才是适合你现在需要读的书。
知道了现在你更需要什么,带着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来读书,你的阅读从源头开始就已经比别人高效多了。因为此时的你更需要这本书,你也就对这本书更加重视。
摆脱从前的“随缘”阅读吧,有了精准的阅读目标,效率自然大大提升。
高效阅读,从选书开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原则2:阅读过程中要留下“痕迹”
即使在阅读过程中画上几笔,也能大大提高你的阅读效率。
因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甚至可以让你更加专注。
真正在阅读过程中,每个人习惯不同,这个阶段是最有个性化的阅读了。跳读、略读、重读、精读这些都是阅读过程中可以使用的方法。根据不同的书籍,采用不同的阅读技巧。如果小伙伴们有兴趣,我也可以专门写一篇介绍一下这些方法。这里就不再赘述。
原则3、好书一定要产出自己的“想法”
若你读了一本真正对你有用的好书以后,一定,一定要写下自己的想法。
不论是书评、还是自己的感想。读后一定要有所产出。这是提高阅读的关键。
若你读了一本干货书,那么你能不能把这些教给其他没有读过的小伙伴?
若你读了一本有趣的小说,那么你能不能说清楚哪里有趣,打动你的地方在哪里?
如上图所示,只要你把阅读提升到主动阅读的阶段,你的效率就可以大大地提高了。
而“集体讨论”、“动手实践”“将所学知识传授给他人”都是提高效率的好方法。
讲了这么多,其实小伙伴只要记住在真正阅读的时候,在读前、读中、读后三个阶段,其实只要掌握下面这句话。
“读前有目的”——“读中要专注”——“读后必产出”
你瞧,阅读其实没那么难。
—END——
我是高逸,在路上,和你一起进步。
你的点赞和关注,就是对我的最大赞赏~如果有更多想法,欢迎在评论区里和我讨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