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我,隔天一更,有没有文思枯竭的时候。我说有啊。这人再问,文思枯竭的时候怎么更啊。我说强行硬编啊。
从前天发完文开始,我就文思枯竭。女票跟我讲,不知道写什么的时候,写感情总是没错的。你看咪蒙又发文了,《最般配的爱情是:我丑你瞎》,轻轻松松又是10W+。
……这好像正好又是我编不出来的那种童话故事。我就好奇如果这个瞎子的人设是个白发老头,那么小姑娘对老爷爷百般呵护又产生爱情的几率又有多少?所以在我看来,般不般配跟是丑是瞎无关。
嗯,活该我阅读量低。
弗洛伊德讲,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性行为。虽然弗洛伊德的理论在心理学圈内好像已经崩了,但具体到这条,只要讲逻辑,就挑不出毛病。
人类群体特别大,会因为一些机制产生各种各样的“特别”个体,但总体来说,绝大多数人都对找对象的事情特别热衷。这不是因为人类的脑子有毛病,而是不热衷于找对象的人类根本活不下来。这导致的结果就是,不热衷找对象的人在人群中保持在了很小的一个比例。
但是,为了活到找到配偶的那一天,人类需要生活吧,所以活下去成为了人类相对高级一点的本能。为了找到高质量的配偶,我们需要变强吧,所以攀比又成了人类更高级一点的本能。
然而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总有一些方法可以绕过基因想要的结果,直接满足大脑的需求。好比避孕套就是,搞了不怀孕,俩人都开心。甚至飞机杯加美女直播的组合,比找个糟心的女朋友更高质量地满足了宅男生理和心理的需求。于是在科技大爆炸的今天,各种各样的商品服务玲琅满目,不仅许多超廉价的物品能够很好地满足人类生存的欲望,而且多样化的文化也使得人们在不同的圈子能够找到攀比胜利的结果。
SKY在传统社会中可能只是个努力不屈的好青年,但是新生的电竞文化,就使得他变成了世界冠军。姚明在传统社会中可能只是个勤奋上进的大个子,但是火爆不足一个世纪的篮球文化,就使得他变成了中国的明星。大圈子这样,小圈子也是一样。“宅文化”是个小圈子,但只要是有圈子,就有机会成为攀比的获胜者。
在这样的环境下,有些人就对找对象一点兴趣都没有了。之前看有人介绍大前研一的《低欲望社会》,说日本新一代的年轻人很令人担忧。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出人头地”,不愿意贷款买房,不愿意生孩子,“御宅”文化盛行,对拥有物质的生活毫无欲望。
可是为什么没有欲望了呢?是因为攀比物质的话完全比不过呀~,宅在家里玩游戏、上网、看动漫、科幻小说,这些兴趣爱好已经满足了我的欲望呀~。买大房子?完全不需要呢~,我只要一间10平米的拥有网线的房间就够了~。精神世界空虚?错了错了~,我们在网络上的精神世界可丰富呢~。
然而即使这样,性还是人们展开行动的最最基础的动机。所以再怎样,人们一听到有关男女关系的消息就会不由自主地感同身受,即使这些消息描写的完全是人们不认识的陌生人。好比“欣欣向蓉”,好比薛之谦。
之所以人们会对陌生人的遭遇感到不公,想要为之呐喊为之点赞,大概是一种叫做“相对剥夺感”的心理体验。
如果我是某个码头上搬运工,隔壁家也是码头搬运工。他家买了大吊车,搬东西贼快,我看了眼红,就很可能也会去买一台大吊车。但如果我是英国某个码头的搬运工,看到美国的码头全都用上了大吊车,那这时候我可能就不是买一台大吊车的事情了,而是召集搬运工工会的所有成员,全面抵制大吊车进入这个行业。
这看起来这事情跟性风马牛不相及,但之所以这样,还是因为性是原动力,直指由性这个目标而产生的攀比心理。
我拥有了某样东西之后,我才有竞争力,我有竞争力了,我才有机会满足相对低级一点的生存问题,才有机会满足更低一级的找个好对象的问题。所以当如果我感觉到跟我处境相同的人被剥夺了,那对我来说就是我被剥夺了,我的实力受到了削减,这是不行的,所以我要发声。
说白了,这实际上就是一个人为了维护个人利益而去维护集体利益。由于人们天生就很会区分“我们”“他们”,所以这样做很容易占据道德制高点。
如果将这种心理体验放在最直白的、跟性最相关的爱情上,一点就爆就完全在情理之中了。“欣欣向蓉”是潘金莲3.0,薛之谦是薛戏精,而我呢?是一个三观极正的吃瓜群众,只要在道德上打倒了这些渣男婊女,就等于维护了我这种广大三观极正的群体的利益,然后我就能从中受益,不被渣男婊女欺负。
夺么合情合理,但又夺么天真呀。
当“两性关系”结合起“相对剥夺感”,利用好这一点,有时候就能起到非常牛逼的效果。现在有些公众号,呼吁大家别结婚别生孩子,男人都是渣,女人要独立,然后呢,作者拿着广告费,开了大公司,婚姻幸福美满,然后把儿子送到贵族幼儿园去了。
那么,有必要去担心那些低欲望社会的年轻人么?我觉得其实也没啥必要。他们不乐意生孩子?不乐意“出人头地”?没关系呀,当下活得幸福最重要。过个500年,这些人的基因可能都不见了,留在世上的只有那些拼命留下基因的家伙,“自然选择”的剪刀从来都没有休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