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考试+体检,向单位请了几天假。
跟部门领导讲这事的时候,对方摸着脑袋,揪着头发,使劲儿揉了揉,才答:“行吧,行吧。”仿佛经过了漫长的煎熬。
副总多次劝我:“用年假抵事假吧,事假扣工资扣得可厉害了!”我依然坚持请事假。
后来跟灵魂之友感叹:“出去考试,工资就被扣得惨不忍睹,真不好受。”灵魂之友提醒我:“机会稍纵即逝,钱可以再挣,当然是机会比较重要。”
回家之后跟妈妈提及此事:“副总建议我用年假抵事假,可以不用扣工资,我拒绝了。我想,年假代表休息的时间,代表自由,时间和自由比金钱更珍贵啊!”妈妈立刻双手赞成:“我也这么想的,年假不能随意动用。”嘿,挺高兴的。
忽然想到刚到这部门时,领导自己讲他父亲也是领导,自己算是官二代。又回想起前部门领导讲他是村里唯一一个考上大学的,十分不容易。
再想想这俩领导平常的模样,前领导十分注重“修养”:虽然有烟瘾,却从不在开会或跟他人谈话时抽烟。如果同路的同事因某事骂了句脏话,他会立刻说:“有小妹妹在场,注意些。”有事请假,他看到员工进办公室,会“热情”地站起来询问:“什么事啊?”听到员工讲有私事不得不请假,不等讲完,他会立刻打断道:“好的,好的,没问题。今天需要提前走吗?”
当然,领导也要求员工都像他一样有“修养”:会逼着每人创收创收再创收,按照他的原话:“有钱了才能尽孝。”每天都有同事提心吊胆地被叫进办公室训话,因为他们提前了几分钟去食堂就餐。(领导每天都会在食堂门口“守株待兔”)领导还会利用周末时间组织员工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会议,不断地让员工深刻剖析自己。(最后这一点让部门众人深恶痛绝,叫苦不迭)
离开部门之后,遇到前部门同事,经常听他们说:“哎,这周又要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会议了,估计领导心情不太好。”我很为自己不用再参加这样的会议感到庆幸,以前可没少参加。
的确,前部门领导一直要求自己保持积极,做一个有“修养”的人。但是一开始,我感到很奇怪,为什么部门其他同事都不认为领导还不错?待久了发现,领导只是“演”习惯了。
哪里有完全不介意员工因事请假的领导?每次面对如此“热情”的领导,我十分不适应,还思考过:为什么我去请假领导比我还兴奋?对,他的“热情”已经可以用“兴奋”来形容了。
再看看现在部门的领导,开会抽烟,跟员工谈话时抽烟,跟上级领导谈话时抽烟。他的抽烟姿势并不一般,必须挽起裤腿,把腿搭在桌上,靠着椅背,仰着头抽烟。很是闲适。员工请假,他会皱眉,会挠头,会问:“准备什么时候走?”他不太关心员工什么时间点去食堂就餐,不太爱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会议,只会在岗前训时讲明:“我希望员工多奉献,我不喜欢熟悉《劳动法》的员工。”然后就盯着员工们“奉献”。
按照我的想法,我并不觉得这俩领导谁比谁更好,我只是在想:“以前喜欢的音乐人,面对两位队友的离世却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示,被歌迷们抨击说‘太冷血’,后来他在演唱会上播放已故队友的录像,又被歌迷们抨击说‘炒作’,怎么做才好呢?究竟哪一个才是真实的他呢?”
发现第一位领导热衷于塑造一个完美的形象之后,再看看现任领导,不完美,行为做派也不是普通员工所喜欢的,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这应该是他真实的模样。
灵魂之友曾强调:“我想看一个真实的世界,我告诉我的一切所见所闻都是真实的,这就是我最需要的。”
是啊,真实很重要,哪怕真实的模样不是我们喜欢的。
从另一方面看,小小的推测一下:第一位领导多次强调自己是“唯一一个考上大学的村里人”,他想更完美,不愿被人瞧不起,不愿被人指着说:“看吧,乡下来的素质低下。”而现任领导,多次强调自己是官二代,没什么顾忌,我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我这两位领导啊,真是把极致的两面都完整地展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