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一个关于孩子说谎的话题,引发211万的热度......
这位宝妈在平台上讲述,自家孩子总说谎,批评教育后仍然不改。
另外一名网友也表示,自己三岁的孩子,前几天尿床了,在被问到床是怎么湿的时候,孩子却说是爸爸尿的。
然而,孩子的爸爸因为出差,已经一个星期都没在家了。
孩子拙劣的演技,和这些经不起推敲的“谎话”,总是让人哭笑不得。
曾有一份调查,问2—17岁孩子的家长最不能忍受什么事,其中90%的家长回答自己最受不了的就是孩子因为一点小事对自己说谎。
有时候,无论我们这些父母,怎么费劲地给孩子灌输“做人要诚实”的观念,可孩子偏偏还是学会了撒谎,而且屡教不改,让家长们头疼不已。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心理学儿童研究所,曾对1200名2-17岁的孩子进行过说谎实验研究,最后得出结论,无论性别、国籍、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如何不同。
在 2岁的孩子中,就有20%的人会说谎,3岁的孩子中,有50%会撒谎, 而在4岁的孩子中说谎比例高达90%。
可见,撒谎在孩子中是个很普通、而且普遍的现象。
同时研究也表明,爱撒谎的孩子普遍情商高,因为对小孩子而言,撒谎并不是一件容易事。他必须具备洞察推理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首先他需要能够猜透你的心,他明白如果家长知道了一定会生气,他能判断父母将产生的情绪;另外他还必须通过控制自己表情和肢体语言,来达到欺骗家长的目的。
虽然,孩子撒谎不一定是品质恶劣的表现,但是长期撒谎,后果就会很严重,家长还是要好好重视。孩子撒谎最常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 年龄小,分辨不清现实和想象
2-4岁的儿童想象力非常丰富,但是认知发展还很不成熟,所以会经常把“事实”和“想象”混淆在一起,他们意识不到自己在说谎。
这一类说谎行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知的发展逐步减少,家长不需要太担心。
二. 害怕责罚或父母失望
有些父母平时对孩子很严格,在孩子犯错后就会严厉的惩罚孩子,或者在孩子没有达到某些要求时,会表现出很失望。
所以孩子做错了事情,因为恐慌,害怕责罚或害怕父母失望,就会否认错误,隐瞒实情。
三. 为了满足特定的心理需求
有些孩子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或者吸引别人的注意力,也会胡乱编造、瞎说瞎吹。
纠正孩子撒谎,家长要学会这6点:
1. 教孩子分辨事实
当父母怀疑自己年幼的孩子说谎时,首先应该进行仔细的调查、了解,搞清楚孩子是不是真的在说谎。
另外,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告诉孩子什么是真实发生的,什么是想象的,让孩子逐渐把现实和想象区分开来。
2. 弄清楚孩子说谎的原因
对于年龄大的孩子,要了解具体原因,看孩子是因为怕父母责罚而撒谎,还是因为对结果不满意等原因而撒谎。
父母多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爱与关注。
同时,父母也要调整之前比较严格的规则或过高的期望值,减少孩子的压力,让孩子不需要用撒谎来隐瞒真相。
3. 不打骂、不当面揭穿
很多父母在得知孩子撒谎的时候会非常生气,第一反应就是要拆穿,并且狠狠的批评,让他记住教训。
这样简单粗暴的方式,看似表面上起到了短暂的效果,实则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不但达不到制止孩子撒谎的目的,还会刺激孩子下次把谎言编的更加周全,更加高级完美。
打骂和揭穿从来不是治愈孩子撒谎的最好方式,让孩子感觉到即便他做错了事,爸爸妈妈也能接受他,也会帮他一起改正,只有感受不到恐惧,他才会把真相说出来。
家长在知道真相后,可以给孩子分析谎话的坏处,后果是什么,然后再举例子说一些有正能量的话题,让孩子慢慢的纠正自己的毛病。
4. 给孩子补救的机会
如果孩子发生行为性说谎,家长一定要相信孩子会改正错误,给孩子提供补救方案和实施方案的机会。
这样既可以让小孩自省,同时也通过给予小孩设法补救方案的机会,让他们开动脑筋自己解决问题,养成自己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负责的习惯。
5. 表达父母的期望
无论孩子有多么严重的说谎行为,父母在批评孩子之后,不要忘记表达理解和期望。只有被理解的孩子,才可能会朝着正向的方向发展,一味批评和打压,只会让孩子懦弱和逆反。
家长要告诉孩子:"虽然你这次撒谎爸妈很生气,很严肃地批评了你,但是我们能理解你为什么撒谎,我们相信你依然是个诚实的孩子,我们相信你以后能做到诚实。"通过这种方式来引导孩子不再撒谎、诚实做人。
6. 家长以身作则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曾说过:“如果不想让孩子出现撒谎的行为,家长最好从自身做起。”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从父母身上复制过来的,想要孩子成为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父母就要先做个诚实守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