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过年总是莫名的要去百侯镇走一走,没什么旅游景点,也没亲戚,就是想去看一下, 哪怕过去坐在大石板上抽个烟就回来,或许在那一刻,能让我的身心飞回在百侯读高中的日子,让我在世俗横流的世界中,找到一点宁静!
初中考试成绩不太理想,没能考回我们县的高中,只能选择离家10公里远的百侯中学,收到录取通知,心很忐忑,因为一直以来,百侯中学的名声都不太好,在那里读书的学生基本都不是想学习的,那几天整个人情绪都不太对,妈妈似乎了解我的心思,跟我聊说带我一起去,那时候出行10公里对妈妈来说很是艰难,她不会骑单车,也没有公交车到,富裕的家庭一般会叫载客摩托车去。想是妈妈赚钱辛苦,自是不愿意花这钱,就让我骑了自行车载她去,沿途风景还是不错的,虫鸣鸟叫,青山绿水。我却无心欣赏,只想赶紧结束这段路途,对于一个失意的学生,甚是煎熬!
妈妈的娘家就是百侯的,需过了镇区再走6.7公里,我以前自然是来过多次了,对百侯镇印象最深的就是镇区的门楼,百侯镇门楼高耸,许远就能望到。穿过门楼是百侯古街,这个街还是有些年头了,街两旁都是矮旧的农民房,基本都是一层的,大体都是店铺做生意的,有肉丸店,腌面店,薄饼店,还有卖当地特产的店,都属于我们县的特产店了!店铺外面还有一些临时摊位,他们的摊位就很简单,搬两张桌子椅子,靠在大树下,把要卖的产品往上一摆,就算营业了!卖的产品大多数是当地的一些山货,我特别喜欢就是这里特有的山叮当,本地人叫糖梨儿。样子是缩小版的丰水梨,颜色金黄,表皮粗糙,一口下去,又酸又甜,糖梨儿核比较酸,但那时候吃了外面的肉,里面的核还不舍得丢,要扔嘴里狠狠地咬几口,把水全部吸干才吐出来!
沿着古街一路走到中段,房子就跟门楼那边的完全不一样了,都是骑楼,依水而建,一楼做生意,二楼住人,建筑古朴,雕梁画栋,造型奇特。已经有几百年历史了,以前方圆10里的村民都来古街赶集,热闹非凡,后来由于建造水电站,部分村民迁走,再加上骑楼长年水淹,渐渐冷清起来,店铺门口的石柱上依稀可见的水痕和墙壁散落的墙土,见证了这条古街的兴衰。
继续沿着古街走到尽头,视野豁然开朗,东山河跃然于眼帘。河水清澈而平缓,冲刷着岸边的砂石台阶,就像母亲的手,轻轻的抚摸孩子的脸庞,温柔和煦!一条河把镇区分成侯南和侯北,孕育了河两岸的人民。河中间横亘着一个个石墩,以前主要用来天旱的时候蓄水用的,现在新建了水电站,石墩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现在更多的是观赏意义,偶尔能看见一些游客在石墩上面跳过来,许是要过来这边要绕好远的路,也有一丝童心玩味,去怀念童年无忧无虑的日子吧。回想起妈妈跟我讲,她小时候读书也是每天从这里走过来走过去的,瞬时间眼睛变得迷茫,恍惚之间仿佛时看到了母亲年轻时的身影,求学路上,欢快的跳着步,身旁伙伴三两个,一起挥洒着青春的时光......
三年的时间,不能说对百侯有深厚的感情,,但是每次回来,都会上来看一眼,就像回家看望亲人一样。以前住的宿舍,偷摸跑出去玩的网吧,攒两个月的零钱就为了去吃一碗的牛杂店,都消失了。甚至有些记忆已经模糊了,那又如何,只要我知道你好,一切就都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