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每次跟别人产生冲突的时候,我常常很矛盾,不知道该退让,还是坚持,直到看了下面这个故事,瞬间豁然开朗。
故事讲的是:在一个山谷的独木桥上,一只白羊,一只黑羊在独木桥中间僵持不下,如果说两只羊都不退让的话,结果是同归于尽,一起掉到万丈深渊。这时候必须要有一只羊让路。到底是哪只羊退后,让另一只羊过去呢?
相信这很难选择,那么我们加上一些前提条件:白羊是白富美,有钱有房有车,还有存款500万,黑羊则身患重病,还负债累累。这个时候你觉得哪只羊退让更合理?相信你也认为是白羊退让。
原因很简单,如果不让路的话,两只羊同归于尽,损失的生命是一样的,但白羊除了损失生命,还会损失幸福生活和500万存款,谁幸福,谁损失的更多。
根据成本比较原则,谁损失的多谁就退让。依照这个分析,我们得出结论:谁幸福谁让道,我们称它为“幸福让”。
根据“幸福让”的故事,我们还能总结出以下三点经验:
第一,幸福感降低斗争性,当你心里装着满满的幸福感的时候,你就不会跟别人较真。因为明白跟别人同归于尽,损失了生命的同时也损失幸福生活。
第二,争斗性退让的一方,并非是太弱,而是更强。如果一个人,特别容易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暴跳如雷,对别人不依不饶,说明这个人生活质量低,自身能量也特别低,看似张牙舞爪,其实是弱,所以才会为小事跟别人以死相拼不依不饶。古代有“天子避醉汉”的故事,意思是连皇帝都要躲开已经失去理智的醉汉。
第三:学会掩盖自己的光芒。很多场合,不要展示自己的成功和幸福,要展示艰辛。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份“良善”的成分,也称之为恻隐之心,看到比自己悲惨的人,会产生同情,特别是你跟别人产生斗争的时候,你得展示艰和不易辛,别人才有可能给你让路。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到:“光而不耀,静水深流”其实也是这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