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经工作了十三年,但是从最后毕业进入软件行业到现在刚好十年。这十年不算成功,也没有浑浑噩噩,做个小结,希望再过十年,再来回顾这篇文章,能有更深的感悟。成功需要能力加机遇,能力可控,而机遇不可求。
先说学校和工作,学校毕业,即使经过二十多年的学习,也只是一个开始,除非博士毕业继续在学校做同样的方向,否则都面临着很大的转变,特别是软件行业,基础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的工程实践差距太大,知识太多,更新太快,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知识或者跟踪所有的技术方向,所以在工作前两三年,第一个要思考的问题就是对自我的认知并找出自己的兴趣方向,这个方向可能就是你这一生的方向,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更换方向的难度越大,即使你换工作,别人看中的也是你的经验,已经不同于校园招聘的要求,所以要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和规划。
有了方向,就要有行动的目标,目标应该要从行业,领域的方向来看,而不应该局限于公司团队,因为和你竞争的人是来自行业而不只是公司团队。所以要多关注行业,领域发展,同时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生存能力,同时帮助公司团队提升竞争力。
要实现目标,就要坚持学习,思考,实践,做到知行合一。这就涉及到个人发展和工作的关系,这两个是不矛盾的,资本主意之父亚当斯密的利己主义理论同样适用,每个人都对自己负责,其实才是对公司负责。个人和公司是雇佣关系,个人需要公司提供平台来发展,而公司需要个人的工作来创造价值。所以不存在奉献和施舍。所以只有每个人通过通过公司的平台和工作机会提升自己,通过自己改进工作,创造价值,促进公司的发展。如果没有个人目标,不求发展,只是简单的完成工作,或者和实际工作偏离,那也不可能做好工作,那还是互相解脱为好。所以要坚持学习,把学习到的知识和工作实践结合,勤于思考,即使最简单的工作,也可以通过技术革新来体现自己的价值。
当然,一切的根本就是自律,只有通过自律,养成良好的习惯,做好时间管理,克服自身的惰性,才能收获最后的果实。
最终目标就是要建立个人品牌,提升自身能力,那么剩下的机遇,就让上帝摇骰子去吧。
最近听了一下Jobs的演讲,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做好自己,是对下一代最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