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炮”的我,对体育的向往之路

欢迎漂过【光sir的岛】,请注意不是“鸟”。


“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提案的答复”冲上热搜,直指体育是让男性阳刚的一剂良药。

在我看来,缺乏阳刚之气的热烈讨论,让马上开春的时节更冷了一些。

我走在大街上,都得提醒着自己把腰板挺直,步子迈大,手再冷也不放在兜里,羽绒服的拉链一定要敞开,否则担心会被别人指点:你看,他就是个“娘炮”。

是啊,我很心虚。没有阳刚之气,其实就是在说这人不是个男人。

这点我就不如我们宿舍的老六。他在宿舍经常用翘着小指的手掌,快下轻放在胸口一拍,说,我们男人就得精致。

而他对一件事儿表示惊讶之时,总会使出他的标志性动作: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贴着上唇,小指翘着,再说上一句偶买噶的。

即便在刚入学军训时,教官看着他绵柔的步伐和柳枝般摆动的手臂,用山东话飚出“俺的乖乖,这是个什么东西”,老六也自信自己是个真男人。

在老六心里,雄性荷尔蒙远远赶不上面膜、防晒和各种护理对一个男人的重要性。

而我,非常认同体育缺失是我心虚的根源所在,思绪也回到了那些我向往体育的时代。

01 危险,别动

我是爷爷奶奶照看大的。

从我记事儿起,走慢点,别跑,危险别动等等,是爷爷奶奶和我说的最多的话。

那时觉得,这个世界目之所及都是坏坏的东西。

走路绊倒了,地坏;头碰着墙了,墙坏;拍皮球碰着脸了,皮球坏。

和小朋友们玩闹,自然是在一群爷爷奶奶围成的圈里进行。有哪个小朋友一旦跑出这个圈,立刻会被抓回来,还会被他爷爷奶奶教训说,跑远了小心被坏人抓走。

可是爷爷奶奶们会轮流在小区的健身器械上锻炼身体,一个人锻炼,一个人拉着小朋友原地不动地看。他们说,这是大人才能用的东西,等我们长大了就可以玩。

也许对他们来说,小朋友们原地不动就是最好的活动。

上了小学,看到偌大的操场很是兴奋,因为老师说,那是上体育课用的。

体育课,没有爷爷奶奶看着,多美好啊。

02 体育,你敢

那时,哪怕只是追着同学奔跑,也能让我乐此不疲。

也是在小学的体育课上,我知道了比赛要赢,那叫荣誉感。输了的感觉很不好,那叫沮丧。

可是还有下一次,下一次我一定跑得更快点。开运动会,我觉得比过年热闹多了。

大概是四年级的某一天,我期盼的体育课临时改成了语文课。老师没有说为什么。回家听妈妈说,某某小学的学生,在体育课上摔了,手臂骨折。他家长大闹学校,突破校门卫室,一路冲到校长办公室。最后校长道歉,班主任撤职,体育老师被处分。妈妈还说,其他学校听着风声,体育课都要压减了。

原来如此。学校组织了家长会,爸爸说内容主要是让家长负责孩子的锻炼,要是谁家孩子在体育测评上落下了,就是不配合学校工作。妈妈则抱怨,那作业不要做了?钢琴不要练了?什么都让家长负责,当老师都这么轻松了?

后来我们还是会偶尔上体育课,只是再也没有了荣誉和沮丧。

初中开始,高考就成为了一切。体育课就等于自习课。老师经常说,别以为高考还远,考不上好高中这辈子就完了。

爸妈被洗脑了一般,用各种补习班、兴趣班填补上课余时间。耗费时间运动,在老师和爸妈眼里和犯罪差不多。

转眼到了高中,我发现原来还有一种学生叫体育生。

03 我想,算了

高中的我,身高超过一米八五,疯狂迷恋篮球。只是从不期待体育课了,那玩意儿只出现在课程表里。

面对一书桌的练习册,我对体育生的羡慕几乎成为了执念。于是,斗胆找到体育老师,说我也想当个体育生。老师意味深长看着我,说你还不至于走这条路。

他说这话,似乎体育生是很不上台面的身份。

后来班主任知道此事,在办公室严厉批评了我的不思进取,说我是重点大学的苗子,有这样的想法对不起家长和老师。

爸妈自然也被班主任叫了谈话。我爸只对我说了一句,你敢!我妈则哭了,说含辛茹苦怎么教出个白眼狼……

此事,以我深刻道歉作罢,再也不提。

高二,有一次班长和我们几个同学约好偷着打篮球。酣畅淋漓之时,不知班主任从哪儿冒了出来大声呵斥。

我们做鸟兽散,后来还商量下次去哪个更隐蔽的地方。

可是,没有下次了。

班长带头向全班做了检讨,保证以后把所有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做全班冲刺高考的榜样。

又被妈妈泪眼相对的我,心里说了一句算了,再把一切关于篮球的东西全扔了。


重点大学的生活开始了,时间比以往宽裕不少,只是我再也没有站在球场上。

有一次站在球场边看别人打篮球,一种惧怕对抗的感觉笼罩全身。

而妈妈常嘱咐,有时间一定要锻炼身体,我嘴上应承说知道了,可心里总是说算了。

那句心里的“算了”如有魔法一般,让我拒绝一切体育对抗,那里没有荣誉也没有沮丧,更没有开心和希望。

渐渐地,我发觉自己总是把团队竞赛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别人,越来越不想站在舞台中央。

我成了没担当、没胆量的“娘炮”。心里的自我,比老六更配得上军训教官那句“,俺滴乖乖,这是个什么东西”。


写文后记:这并非我的自传,集合了很多朋友的故事。

“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命题是真是伪暂且不论,但培养一个人的担当、胆识和体魄,家庭、学校以及社会都要深入思考。再加上“日”风和“韩”流浸染下的年轻一代,审美情趣也并非体育就能使之改观。但我总相信一点,少年强则中国强,更多关爱青少年的心理、生理成长的趋势,总是好的。


光sir的岛原创于简书,第9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目录 |我家老幺是哥哥 上一章|ONE - 老幺哥哥的生日 文 |哒啦啦小顽童 1. 学校在很多时候,都令安昕觉得...
    哒啦啦小顽童阅读 1,265评论 0 1
  • 掰指头算一算,我已经退出健身房很久了。去年暑假回来就忙着搞申请,一直到今天的二月份,偶尔举举铁,更多地是自己徒手练...
    Ammo_b216阅读 1,354评论 2 2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从来没有想过当老师的我,无意之中成为了一名体育老师。记得2018年8...
    足迹01阅读 599评论 0 2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7,579评论 16 22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迷月闪星情阅读 10,617评论 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