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娅在夸夸群分享这篇"自体心理学——之“镜映”"的文章,让我非常开心,因为我觉得有人"镜映"了我,我被看到了,被注意到了,被欣赏到了,我对自体心理学的欣赏和认可被小娅回应确认了,她也喜欢了,真有一种伯亚子期知音相和的感觉,志同道和一路人的感觉,这种感觉真的太美好了,非常给人力量的感觉,这种力量感是归属感、安全感等核心需求被满足后的自然滋生。
跟熙娟老师学习六年了,从刚开始时对她的喜欢、崇拜,到渐渐的对她的怀疑,再到慢慢滋生的隐隐的愤怒、阻抗,再到内心深处的隐而不现的失望、沮丧,我一直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就是看了自体心理学的书,我才恍然大悟,明白了我和熙娟老师关系互动的奥妙,这更加让我坚信,向内深刻认识自己潜意识中隐而不现的自动化运行的东西对于自我成长的重要性。
我的自信在增加,为有小娅的镜映而开心!
当我们在一次次的镜映中如果获得了这种好的感觉后,那么我们就不会停留在,卡在这个“需要”(这个需要就是强烈被镜映的渴望)这里,我们就会顺利的进入到了,下一步的心理发展阶段,这种被镜映的需求每个人发展的过程中正常的需求,就如同我们要吃奶身体才能长大同等重要。如果小时候我们营养不够,体质不好,就容易生病,那么精神层面也一样,小时候营养不好,同样心理的体质不好,易感染疾病。比如失恋,有的人就抑郁了,有的就可以翻篇。
举一个镜映的例子
大家回忆一下,当我们还很小的时候,我们在学校考好了,都特别希望第一时间马上告诉爸爸妈妈。而且想有声有色的描述那一刻是怎么发生的。那么这个时候,父母常会有的反应。
1、一个是“不要骄傲,你得再接再厉 ”
好,我们停在这里,看看,这句话里父母对孩子做了些什么,当孩子表现出开心,健康的夸大时,父母首先否认了这个情感的存在,然后给了一个贬低的标签,就是“骄傲”。因为这个时候父母是有担心的,这里面存在着一个中国式的大环境背景默认的美德,既——谦卑是美德。
如果一个表面上看似骄傲的孩子,大多数是因为内心的自卑,过去没有得到最基本的肯定。
2、好,不错
这一类父母,比上一类要略微好一些,但也不是恰当的回应。
3、另一个父母是“看到你好开心,我都替你感到开心,你怎么做到的啊?”
同时语言和表情都会去贴合孩子当时孩子的情绪。
在这里,这个妈妈做了几个连续动作,就是先看到并且肯定了孩子情感表达的存在,而且又以孩子为中心的回应(看到你开心,我都替你感到开心),还做了一个动作,就是强化孩子如何得到了好的体验的过程,所以给了一个提问,“你是怎么做到的啊?”
那么,我们回忆一下第一个父母对你的回应,会让你产生什么感觉?
是不是那种,瞬间,会觉得这并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东西,也大大的减弱了自己想要分享的欲望,而且那种自我价值感也没有被看到,但是,在成人以后反倒是越强烈的希望被看到。
第三个父母给你的反应,又会让你有什么感觉。那种好的感觉,就像是扑面而来的花香一样,给人一种很美,很爽,很神清气爽的一种感觉。
有没有因为以上的描述,而体味到那种感觉的神髓?
恰当的与不恰当的镜映对将来的生活的影响
父母对孩子恰当的反应,反应了孩子价值的感受,并逐渐灌输内在的孩子尊重,这样镜映反应的结果,儿童能发展并维持自尊和自我肯定和健康的抱负。
婚姻中:不再将自己的价值实现附着在爱人与孩子身上身上,也就是,我有我自己,并且我心中也有你,有你很幸福,没有你,我也不会很痛苦。就是我们内心会有那么一片绿色地,是滋养我们自己的。并且也可以滋养他人。
工作中:也同样,我有我自己很独特的一面,很有魅力的一面,不会因为遇到那个不长眼的领导,他个人的否定,而紧接着我们也会质疑我们自己。
因为我们过去有过很好的被镜映,已经对自己有一个稳定且随和的认识。
不好的影响
婚姻中:大家可想而知,没有被很好的镜映的人,会在婚姻中没有自我,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围绕着爱人,孩子,如果我们在他们身上的付出,没有被看到,被印证,被肯定的话,我们就会非常的失落,甚至暴怒。或者是很受伤,绝望。因为此时我们的注意力是完全放在对方身上的,他的一言一行,都是对我们自己的自我认识和肯定,不同程度的动摇。并且我们还会有更加强烈的那种自己被看到的欲望。
工作中:也同样,比如当你遇到了一个人格不是很健全的老板,他眼中的好员工都是希望你完全没有自己,无止境的要求,你都要无条件的满足与服从,领导向别人提出很苛刻的要求时,别人就可以拒绝,但是你不会,而且你会发现,领导好像专拣软柿子捏,那个软柿子,总是你。
你无法拒绝别人,你渴望被看到,被重视,不被抛弃。你担心因为自己的“自私”而破坏了关系。
来访者在咨询中
有些咨客小时候没能得到充分的,来自双亲真实且正向的反馈,在咨询时,不由的会在意咨询师的反应,由此来获得对自我认识的反馈性资料.观察的方式因人而异,有的就眼睁睁地,探索地看着对方,内心揣测。而有的,就干脆直接问咨询师,对他(她)是什么感觉和看法,甚至直接要求咨询师一旦有了感觉就需要告诉他(她)。
那么他在意咨询师的反应和看法,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从小就无法从父母那儿得到一个确定的“镜映”反馈,即便有,也好像不真实——你让我独立,可为什么总不愿让我去体验;你总说让我决定,可为什么总盯住我不放;你总对我冷冷淡淡,到底是你不好,还是我不好?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
我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我身边的人到底会怎样看我,对我;你真的了解我吗?你真的明白我吗?你真的相信我吗?还是我真的该相信你对我的评价?所有的一切是那么的不确定。
当来访者因为种种个人原因来到咨询室时,会逐渐将这类“镜映”需求投射到咨询师的身上来,并逐渐让咨询师感到了一种“被控制”反馈的压力。
在来访者此时的关系意象里,对面的咨询师仿佛是咨询师,仿佛又不是咨询师了,早年重要抚养人的“灵魂”,开始明显阻隔在两人之间--其实,从一开始它就已经存在了,只是现在更明显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