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老师案例督导学习收获10

今天是潘老师带领的第十次案例督导活动,继续精读《长程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这本书第三章一一关于界限与框架等方面的内容。以下是在学习中我的收获和内心有触动有感觉的摘要。

1、界限和框架统称为是设置。界限是设置的具体化。设置是用来突破的,但不可违犯。

2、如何看咨询关系是否匹配?

来访在被自己理想化的咨询师面前,有一种安全感、获得感、可以得到滋养和心灵的抚慰。而咨询师有被来访者理想化的能力。

3、来访者在咨询时有三种需求。咨询师能不能、敢不敢、会不会满足来访者的需要。

a、现实性需要:一般可以满足,不用讨论。

b、移情性需要:不能满足,但可以讨论。

c、成长性需要:可以满足,但要讨论。

4、在咨询中反复出现的模式,背后一定有动力。为什么会发生强迫性重复?为什么别人能做到?而你做不到呢?纳入咨询的议题。反复发生,背后一定有动力。

5、弗洛伊德治疗神经症的方法有中立、匿名、节制三种。

a、中立是指不评价、不判断,有利于移情的发生。

b、匿名是指不暴露,咨询师作为白板,有助于退行。

c、节制是指不侵入,有利于界限

6、什么是剥削性关系?其中有权利的因素。

来咨询的人内心相对很虚弱,是弱势群体。心理世界象征为一个小孩子。而咨询师在咨询关系中是有力量有权利的人,有权利关系就可能存在有剥削关系。

7、理想化移情与理想化自体客体移情是不一样的。

理想化移情:对咨询师尊重、崇拜甚至是喜欢或爱慕。

理想化自体客体移情:来访者在咨询师面前,感觉到被保护、有安全感、内心能得到平静与抚慰。

8、咨询中关于能不能拥抱来访者的问题?

a如果来访是现实需要,可以突破界限。

b如果是移情性需要,不可以突破界限。但是可以讨论。

美女黄老师关于抱不抱还讲了一个笑话:

当来访者问咨询师我可不可以抱你?

咨询师说:你猜我会不会满足你?

若我让你抱,你猜为啥让你抱?

若我不让你抱,你猜为啥不让你抱?……

通过猜看到来访者内心的投射。

c如果是成长性需要,可以满足。但也是可以讨论的。

9、所有咨询都是激发来访者的反思与内省的能力,提高他的自我功能。手段是通过矫正性情感体验。

10、来访者与咨询师在咨询室里永远是需要与满足的关系,所以要觉察来访者的需要咨询师能否体验到,而咨询师自己的需要是否能体验到。

11、有三个人的地方都有俄狄浦斯冲突。俄期冲突是最经典的三角关系的代表。俄期最本质的冲突是:超我与本我的冲突。

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行必有俄冲焉!

12、所有的超我都是父母或文化给的。有文化限制、有伦理规范、有规则要求、有应该。容易让人产生内疚。如果人在原始社会光着屁股跑,想跟谁好跟谁好。内在就没有冲突了。文化是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

金句还有很多等待我们去发现

精彩还有很多等待我们去挖掘。

此时此刻我由衷想说一句:精神动力学学习太有趣了,这里的学习也太有魅力了,让我越来越被吸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参加了由注册系统咨询师潘老师带领的中德班模式的案例督导小组,这次是第二期的第二次活动,我曾是第一期的学员,因为...
    茶话心语阅读 927评论 0 4
  • 昨天上午,由潘老师带领的中德模式的案例督导学习小组第五次活动如期进行。在这样的数九寒天,大地天寒地冻,但在心易然的...
    茶话心语阅读 606评论 0 0
  • 昨天上午,潘老师带领的案例督导第三次活动如期进行,天很冷,但大家学习分享的劲头和热情不减,这就是充满魅力的动力学心...
    茶话心语阅读 348评论 0 0
  • 一、初阶咨询技能整体回顾 1、技能标准化流程:自动化==不假思索状态==随意后注意==技能==如何练习(被动成长慢...
    宁静_梅阅读 386评论 0 0
  • (1)请列举2种精神分析疗愈工作的方式,并试著举你曾看过或体验过的例子来阐述它们是如何起作用的; 精神分析的疗愈工...
    小楼话心阅读 1,995评论 3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