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教育,这是我这几天遇到了一些事情,脑子里一直在想的一个问题。
昨天带着葡萄去樊登读书店里参加一个绘本故事分享,这两次,换了一个刚毕业的女生主持分享,她没有带小朋友的经验,有的只是课堂上或者书本上学来的一些知识,拿过来和小朋友一起学习,显得有些呆板,有时候也有些刻意,甚至一些问题提的让孩子摸不着头脑。故事不是她讲的,还是放了视频,只不过中间暂停一下,提问几个问题,而且,问题也没有连续性。回来的路上,问葡萄,为啥听故事的时候分神,也不主动回答问题,她说不知道讲的什么,没听懂。这样的话,就失去了带她去的意义。
首先是绘本的选择,对于五六岁的孩子,人物的名字得好记,故事也需要有连续性,趣味性,要不然,他们听的一头雾水,更不会和老师互动。
再有就是绘本由老师来讲,而不是放视频,视频再好,缺少了情感,和孩子就没有情感上沟通,更不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样,小孩子就不会集中注意力,也不会有自己的想法。
就像今天看到的一个视频,家长是高学历,觉得孩子的学校是应试教育多点,就打算让孩子回家通过AI学习。台上的几位专家都不赞同他的想法,人是群居动物,不融入集体,就缺少了社会学习,再说了,学校不仅是学习知识,更多的功能是育人。如果单纯学习知识,AI技术很好,但是人是多元化的,有很多事情,AI技术是无法抵达的。
所以,教育可以借助高端的技术,但是,不能代替人与人的交流。